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 题号:1785536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以上是张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段摘录,请将其补充完整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更高的爵位)……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本人徭役)。……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不得载入宗室名册)。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改革的内容?依据材料,归纳这次改革的具体措施。(至少答出两条)。

材料三


   
(3)上图中四位人物分别属于哪个学派?西汉初年,统治者运用图1人物的主张,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局面,史称什么?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他采纳管仲的建议……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齐桓公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选自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材料二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政治方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济方面: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方面: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整理自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材料三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齐桓公称霸诸侯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管仲在齐桓公的称霸过程中作出了什么贡献?
(2)结合材料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卫鞅”主持的变法中损害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哪一项?受到农民欢迎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是什么?除改汉姓外,这次改革还有哪些举措?试举两例。
2020-08-06更新 | 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依据材料,解决问题

材料一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1)材料一中“商君治秦”是指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商君治秦对秦国的影响。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魏主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2)材料二中“魏主”是指哪一历史人物?依据材料写出“魏主革易旧俗”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请简要写出这两次改革的成功带给我们的启示。
2023-01-04更新 | 4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两次著名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等到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改革),废除了井田制,广开良田,奖励耕战……使邻国倾覆,从而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材料二       北魏统治者面临着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曾经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在淝水之战失败后迅速崩溃。北魏应如何巩固统治,而不至于重蹈覆辙,从道武帝到太武帝,都在为此而努力,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改革鲜卑旧俗和加速汉化上。在这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是文明太后冯氏和孝文帝拓跋宏。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依据材料一,归纳商鞅变法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意义。
(2)依据材料二,指出北魏建立后,北魏统治者面临的严峻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为解决这一问题,孝文帝采取的两项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2022-03-08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