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 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8 题号:19092671
两宋韵千古,雅俗竞风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得到选拔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或更多来自平民家庭,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升迁比例,对于任何前近代甚至近代社会来讲,都是惊人的。

——【美】墨菲《亚洲史》


(1)根据历史背景判断材料中的平民最有可能以何种方式实现“社会地位升迁”?

材料二   史料三则


                         
史料1: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史料2:南宋持罗盘陶俑                            史料3:吴钩《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
(2)请指出材料二分别属于何种史料?并概括它们共同反映的经济状况。

材料三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的词描绘了宋朝大都市的繁华景象。


(3)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宋朝”,美国学者墨菲认为“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的时代”,任选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的理解。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


材料二 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晋至北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趋势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08-05更新 | 7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央,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宰相专掌行政,枢密使掌管军事,三司使管理财政。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各自的长官分别对皇帝负责。

材料二:1380年,他以“谋反罪”诛杀了左丞相胡惟庸,并下令裁撤中枢省,废丞相,提升六部的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材料三:清代史料记载,雍正后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1)材料一中的现象发生在哪一朝代?当时为强化中央集权,统治者在军事领域采取了怎样的做法?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的这一做法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中因哪一机构的设置使“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该机构设置的影响是什么?
(4)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019-09-27更新 | 8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唐宋元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依然有着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七年级某班探究小组围绕“和谐”这一主题,设计了以下探究任务,邀你一起来完成。

材料一:宋朝时期赋税缴纳情况


材料二: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幕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材料三:



图1 辽、北宋与西夏并立形势图        图2元朝疆域图

材料四: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写出一点即可)?
(2)宋代初期的哪一重大举措直接促进了科举制的大发展?结合材料二,说一说封建社会实行科举制有什么作用?(写出两点即可)
(3)认真观察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指出从图1到图2,民族政权关系有何变化?从营造和谐民族关系的角度,除战争外,唐宋两朝在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上有何不同。
(4)阅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当今时代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写一句话。(要求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不超过50字。)
2020-06-22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