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动荡的春秋时期 > 春秋争霸 > 春秋争霸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 题号:19507209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材料二: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14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

材料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材料四: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1)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在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对西周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造成材料二中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简要评述这一变化。
(3)材料三记录的是春秋时期哪位思想家的言论?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4)根据材料四,归纳这些学派“互相辩论”的目的是什么?
(5)材料四局面的形成与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6)根据载体不同,史料可以分为①文字史料、②实物史料、③口述史料等类型。请指出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属于上述哪种类型(写出对应的序号即可)。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民族交融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某校七年级(2)班正在进行有关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材料一: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摘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归纳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对民族交融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是时天予问匈奴降者(投降的人),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月氏王)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匈奴)。汉方欲事灭胡(匈奴),闻此言,因欲通使(月氏)。道必更(经过)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史记·大宛列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是谁加强了汉与西域联系?他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言)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远,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空,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鲜卑姓改用汉姓的情况
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
拓跋步六孤
拔拔长孙贺兰
达奚独孤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并列举出汉化的措施(举两例即可)。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与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的认识。
2024-01-21更新 | 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探究历史,感受历史,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时代,周天子王权开始衰落,诸侯势力不断坐大。齐桓公即位后想重新振兴齐国,使其发展强大,重用管仲。管仲从政治、经济、科技、外交等方面大刀阔斧改革,管仲主张,在官吏的任命与管理上,要“以劳受禄”“受禄不过其功”;用人原则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管仲辅佐齐桓公以的旗号,进行征战,最终成就霸业。

材料二   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秦赵两国为争夺韩国上党地区,爆发了战国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口口口口。秦强赵弱,最初赵名将廉颇采取了坚壁不出、疲劳秦师的战略。后来秦国使用离间计,赵王临阵换帅,用毫无战争经验的喜欢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为帅,秦军则偷换名将白起为帅。白起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获得战争的胜利。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1)根据材料一,齐桓公重用管仲进行改革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齐桓公打出什么旗号,开始征战成就霸业。此时期出现“春秋五霸”,请你再列举一位。
(3)依据材料二,指出“秦赵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是什么?它对秦国的发展有何影响?
(4)根据所学,概括春秋战国的长期征战的混乱局面是如何结束的。
2024-03-05更新 | 1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材料二: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一方诸侯之长)。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由“公天下”变为“家天下”,这说明当时的首领继承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春秋时期政治形势出现了什么状况?这种状况给当时的国家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022-10-04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