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 题号:201689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初,宋太祖吸取了唐朝中期以来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选用文官到地方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管理地方政事,用以压制武将的权力。同时,文官可以担任统兵的将帅,武将却往往只是副帅,受文官的监督和管束,因此,宋代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高于武将。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653年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五世达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的封号
17世纪后期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叛乱势力
1713年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1)材料一中,“唐朝中期以来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主要指什么?为此,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主要指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时该制度在地方管理方面有哪些创新之处。
(3)根据材料三,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进行管理的主要方式。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总体特点。
21-22七年级上·北京朝阳·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与秦朝的政治形势图


                                        周初分封诸侯示意图                                                                                                                                            秦朝形势图
(1)运用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周,秦朝政治形势图所反映的地方制度,并指出这两种制度实施初期所起的共同作用。

材料二   历史上,黄河之水时常泛滥,酿成大灾。因此,治理黄河一直是历朝历代的关注点。以下为关于历代治理黄河的史事两则。

公元前651年,周王室治理黄河力不能及,齐桓公于是召集诸侯会盟,约定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但会后,各国仍自行其是。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汉武帝尤其重视兴修水利。他曾多次组织数万人开挖水渠,还对黄河进行治理。他曾征调数万人堵塞黄河决口,并亲临现场,终于成功。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周王室与汉武帝治理黄河的效果的不同之处,并从政治制度的角度分析不同的原因。
2024-03-05更新 | 1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历代王朝不断探索地方管理的有效措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所示西周的行政制度是            ;秦朝的行政制度是           

(2)依据材料一,以下分析正确的有(          

A.诸侯主要是周王的宗亲                           B.诸侯主要是周王的功臣

C.诸侯国主要在我国南方                           D.南疆设郡维护国家统一

材料二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亲)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不)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西周)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的郡县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周朝地方管理制度有何弊端?结合春秋和战国的史实,说明其消极影响深远。

(4)依据材料三,春秋时期开始,我国地方管理制度已出现什么新变化?

2018-11-12更新 | 3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50年,商鞅以孝公迁都至咸阳为契机,将原本分散的小乡.邑等自然聚落编制在一起,设立县,由国君派出官吏进行管理,职位不世袭。这种县制的推行,把分散的权力汇聚到国君的手中。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这是秦国国力日强,最终打败群雄,建立中华一统帝国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   秦朝政治建制(如下图)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材料三   秦汉货币


材料四   汉代讲经图,反映当时太学中讲经授课时的场景。


材料五   魏晋时期的胡床和方凳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灭六国完成统一的时间是哪一年?史学家汤因比认为秦完成统一大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四所示信息,指出秦朝政治建制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机构是什么?说说秦朝行政系统的基本特点。汉武帝时又建立什么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豪强的监督?
(3)依据材料三两幅图片所示,秦汉为巩固统一发展经济,实行的标准货币各是什么?
(4)材料四中太学授课讲“经”,主要是讲授哪一学派的经典学说?这一场景的出现与汉武帝接受汉代大儒董仲舒的哪一建议密切相关?
(5)材料五中“胡”是魏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至少三个)。
(6)从汉代“席地而坐”到魏晋时期向“垂足而坐”过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请谈谈你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2024-01-10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