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夏商周的更替 > 分封制和宗法制 > 分封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 题号:20836465
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1)图1体现的是我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其实施的目的是什么?图2时期,社会开始发生重大转型,写出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

材料二:


   
                             图3     眷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图4   穿有鼻环的牛尊
(2)依据材料二中图3和图4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上什么新兴阶级的出现?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中国历史》


(3)试分析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并说明“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夏、商、西周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取得了巨大飞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某兴趣小组以“王朝更替制度创新“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王朝更替】
(1)请你完成表格,记住夏、商、西周三代的更迭。
朝代建立时间开国君主都城亡国君主
阳城
约公元前1600年
西周公元前1046年镐京周幽王
【制度创新】

材料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材料二:(周)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请回答:
(2)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从谁开始的?这一局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制度的出现?
(3)材料二反映的是周朝什么制度?周朝实施该制度有什么样的目的?
2019-12-03更新 | 3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礼记·礼运》

材料二


材料三   《尚书·洛浩篇》载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诸侯不贡天子,庶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

——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叫什么?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
(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实施目的是什么?这一制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诸侯要对周天子承担哪些义务?
(4)结合所学知识,从夏商周的更迭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2024-01-05更新 | 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政治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礼记》

(1)材料一反映的是部落联盟首领的哪一更替方式?

材料二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三字经》

(2)家天下之下采取什么王位传袭制度? “迁夏社”的是哪一朝代?

材料三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篇》

(3)在材料三所示制度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哪种人?被封诸侯对天子有何义务?

材料四   (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次改革?请再列举该改革中的一项措施。
2024-02-02更新 | 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