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20838792
中国人民具有智慧和创造力,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创新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个斗不是跟老天爷作对,而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与自然和谐相处。

——习近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大禹治水”是如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习近平的治国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的哪一人物的思想?

材料二:(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商鞅变法导致“家给人足”、“勇于公战”的措施,并据此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

材料三: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有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摘自部编七上教材

材料四: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思想文化上出现了什么局面?材料四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请写出他创立的学派和他的核心思想。

材料五:“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

——《韩非子·定法》

(4)材料五体现了哪一学派的什么思想?材料二、材料五反映的事件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居五年,秦人富强。

材料二   秦朝农民每年要将收获的之二以上的交给国家,常年在外服徭役的有二三百万。那时候,男子打仗,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

材料三   秦朝的死刑种类多,如腰斩,车裂等。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处治。

材料四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商君“指的是谁?该材料记载的是他的什么事件?他的这一事件,对该国有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三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材料四这话是谁说的?他讲这话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三与材料四有怎样的联系?
(4)秦朝虽然短暂,但是历史地位很高,请说出秦始皇为巩固统一而实行的措施(3列即可)。
2019-03-05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几种方式搜集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 时政学史】

材料一   “三月三,拜轩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1)“轩辕”指的是谁?他和另一位神农氏,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方式二 歌谣学史】

材料二   夏建国属第一,中华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从此变为公天下。夏桀成为亡国君,商A(人名)灭夏建商朝。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B(地名),纣死商亡西周立。


(2)请将歌谣A和B处补充完整。
【方式三 图片学史】

(3)上面两幅图片表明原始人类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请写出他们分别居住的房屋结构名称。造成上述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方法四:史料学史】

材料三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材料四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


(4)材料三中的“卫鞅”是谁?“孝公”是哪国的国君?该国实行变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5)材料四中“卫鞅”提出了什么主张?
(6)综合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卫鞅”的变法能为当今社会带来的启示。
2021-11-20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改革和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今年党的二十大也提出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

材料二   秦始皇说:“长期以来,天下战乱不断,老百姓饱受苦难,就是因为有诸侯。凭借祖先的恩赐,如今完成统一。如果天下刚刚安定,又建立诸侯国,就是在制造战乱;再想让国家安定,就太难了。”

——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2)依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认为天下长期战乱不断,是因为实行了什么制度?接受这一教训,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三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分别是什么措施?

材料四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2024-02-25更新 | 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