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原始农耕生活 > 河姆渡人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20940088
【遗址和史书中的历史】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是研究历史的主要途径。

材料一 历史遗址承载的历史价值

北京人遗址

河姆渡遗址

二里头遗址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他们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

             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二里头遗址,是一座在洛阳平原发掘的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都城遗址,出土了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等,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摘编自部编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材料二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的记载。

内容

出处

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

《史记·夏本纪》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燕策一》

材料三 曾侯乙墓是战国早期曾国君主乙的墓葬。出土的一套祭祀祖先的青铜礼器——“九鼎八簋”,规格很高。按照最初的规定,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国王甚至贵族也开始使用,屡屡出现僭越现象。根据文献记载,东周时期随州主要为随国据有,不见有曾国的记载。由于曾侯乙墓的发现,……因此有人认为这里的曾国即史籍上的随国;也有人认为曾、随是两个国家,不可等同。

——摘编自《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处考古遗址,说明其反映的历史信息。
(2)根据“孤证不立”的原则,指出据材料二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早期国家最高权力继承制发生的变化。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屡屡出现僭越现象”的原因,并简述破解“曾随之谜”的研究方法。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


(1)这则材料证明了什么?材料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2)材料二中的“轩辕”指哪位历史人物?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材料三:“尧知子丹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3)材料三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4)图一和图二分别被称为什么建筑?分别是哪一地方的远古居民的房屋?
2023-04-18更新 | 3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古代人民餐桌上的饮食变化就是一部浓缩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饮食起源】

材料一

     

                 图三   石磨盘(谷物加工)

(1)根据所学想象一上图一和图二远古居民的餐桌上分别有怎样的主食?图三是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石磨盘,以上三幅图片说明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餐具变化】

材料二


饕餮纹方座簋(gui)。西周早期,簋是古代用来盛放食物的器物,同时,也是重要的礼器,常与鼎组合使用。天子是最高等级的“九鼎八簋”。《公羊传·恒公二年》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图四   宋代形态各异的陶瓷碗

(2) “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与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有关?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找到一例该制度的缩影吗?观察图四你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宋代著名的瓷都是哪里?

【形式发展】

图五     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齐民要术》一书中专门介绍了23种醋的酿造方法……及至南北朝时期,豆蛟的种类和制法已有多种多样这在《齐民要求·作跛法》中有详细记载。

一摘编自庄华锋 《中国社会生活史》


(3)丰盛的佳肴美味离不开“五味调和”《齐民要术》中有许多关于调料制作的记载,其作者是谁?
这部著作有何地位?图中人物垂足高坐中,“胡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汉人由跪坐礼俗到学习北方少数民族垂足高坐说明了什么?
2024-06-04更新 | 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面是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A和B房屋样式的名称。
(2)最早建造AB房屋的分别是哪里的居民?
(3)他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什么?
2019-10-21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