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远古的传说 > 炎帝与黄帝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 题号:2106827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

——西安碑林石碑

材料三     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材料四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华民族的形成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碑文称颂的是哪一位皇帝?材料反映了他的哪一项功绩?
(3)阅读材料三,为使“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据材料归纳汉武帝的主要功绩。
(4)材料四中的“魏主”是谁?诏令规定了他的哪项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历史事件的积极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 国家走向统一, 民族实现融合, 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结成联盟战胜蚩尤部落,渐渐形成日后的华夏族。相传,炎帝发明了农耕,推广了用火,建立了原始部落,使人民安居乐业。黄帝发明了舟、车等文明成果,二者齐头并进,共同开创了华夏早期文明。

——《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秦之一统, 不仅实现了对诸夏领域的一统。 而且南平百越,北击匈奴,并南越、西南夷、西戎建立起空前广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武帝)事实上是以儒家的 德治做统一思想的工具,以儒补法,巩固 大一统 。秦汉以来大一统观念形成以后,历朝历代,无论是统一时期还是分裂时期,皆以天下一统为正流,以天下分异为歧路。

——贾益《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思考中国历史上的 华夷大一统

材料三   张骞通西域后, 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写出开创华夏早期文明的始祖是谁?   后人尊崇他们什么?
(2)根据材料二,写出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帝王是谁? 为加强对“空前广大”国家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汉武帝“以儒家的‘德治’做统一思想的工具”采取了什么措施? 秦汉以来逐步形成了什么观念?   
(3)根据材料三,写出西域都护设置的意义?   
2024-04-04更新 | 1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距今5000年左右,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部落生活在今陕西渭河流域和黄土高原一带,炎、黄部落之间不断地联合、交融,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以黄帝、炎帝部落为主体的华夏族。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周边各民族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联系,他们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华夏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在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有了很大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南方汉越在矛盾与冲突中交流和融合,西部贸易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民族的分化、重组与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动力,并注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王文光《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互动述论》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归纳华夏族形成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周边各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秦朝为解决“南方汉越矛盾”“北方边境战争不断”而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列举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及给中国历史带来的影响。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2024-03-01更新 | 3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与世界其他文明相比,中国历史记载最为完整,历史遗存最为丰富。请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早期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四:大禹治水是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而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他常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曾三过家门而不入。


(1)从材料一看,我国早期人类遗址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哪一远古人类懂得了人工取火?
(2)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的房屋建筑样式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两种建筑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分别是哪个原始农耕居民?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是谁?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4)材料四中的大禹治水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给我们在对待自然方面有怎样的启示?
2023-11-14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