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 题号:21184929
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诗

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文中的“卫鞅”是谁?
(2)他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这次变法有什么影响?
(4)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一观点正确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5)材料二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
(6)据材料三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
(7)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目录中第三章的子目名称

第三章

第一节

1)王室衰微大国争霸

2)铁犁牛耕的出现井田制的逐渐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工商业的发展

3)老子孔子

第二节

1)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封建集权制度的初步形成

2)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商业的活跃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

3)合纵连横的斗争长平之战与赵的削弱

4)诸子百家

——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上)》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第三章”所述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变化。
2024-04-09更新 | 12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宗庙之牺(祭祀物品),为畎亩(农民)之勤。”

——摘编自《国语晋语》


(1)依据材料一,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有什么重大变化?

材料二:“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2)材料二的内容反映了春秋时期怎样的社会变化?“诸侯强并弱”给当时的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秦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为田开阡陌。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以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摘编自《战国策》

(3)材料三反映出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有哪些?
(4)综合以上材料,你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史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2023-02-09更新 | 4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材料二:他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材料三: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身使用,也不能买卖。


(1)阅读材料一,说出改革名称和改革意义。
(2)阅读材料二,说出改革名称和因改革而强化的制度。
(3)阅读材料三,说出改革名称。
(4)结合材料谈谈感悟。
2021-04-19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