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21201167
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论语》英译本前言(1691年出版)

(1)材料一提到的“这位哲学家”是哪位历史人物?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

——吕思勉《中国历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诸子各派争论的共同问题。这种争论造就的社会局面是什么?

材料三: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

——顾颉刚《中国历史众生相》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出秦始皇、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的态度。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某班欲以“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创办手抄报,请你协助完成。
[汉字之源]

材料一



图1 刻有文字的甲骨                           图2 统一文字
(1)图1中的文字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图2中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哪一时期的什么文字?
[思想之光]

材料二   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李定一《中华史纲》


(2)材料二中孔子“自由讲学”的途径是什么?“黄金时代”是指在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什么局面?
(3)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历经传承与发展,在谁统治时期被确立为正统思想?
[文史之萃]
信息卡
他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编纂体例,他接任父亲继任太史令,有“中国史学之父”之称。

(4)信息卡中的“他”指的是何人?“他”撰写的史学巨著是什么?
[科技之光]

材料三   古代埃及人用的是天然生长的植物草纸,不容易长期保存;希腊人用羊皮作书写材料,但羊皮太贵。东汉时代的蔡伦在改进造纸技术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提出了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渔网作原料造纸的新技术,这一技术不仅使原料来源更为广泛,而且纸的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5)有学者认为“世界受蔡侯(伦)的恩惠要比受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依据材料三,找出2点理由。
[科技与艺术]
(6)下图为中华古代文化的部分成就,请任选一幅,写出作品的朝代、作者及作品的历史地位。

          《齐民要术》书影                                 《兰字集序》(摹本局部)

2024-01-14更新 | 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看看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仁不让于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材料一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2)西汉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在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机构?
(3)材料二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言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哪些?(至少答出2点)
2024-01-11更新 | 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期学派代表思想主张
春秋道家老子万物有其自然法则,世间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双方会互相转化;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儒家孔子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能稳定。
战国墨家墨子“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儒家孟子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儒家荀子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道家庄子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
法家韩非子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

材料二   先秦时代的学术,是注重于矫正社会的病态的,所谓“拨乱世,反之正”,实不仅儒家,而为各家通有的思想。

——吕思勉《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老子与孔子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记载孔子思想观点的著作是哪一部?
(2)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墨子和孟子对待战争的态度有何相同之处?孟子认为“得天下”的条件是什么?荀子的政治追求是什么?韩非子的思想核心内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各派政治观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4)据材料二指出,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学术思想与社会问题之间的关系。
2024-01-04更新 | 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