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建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21302921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秦扫六合创立制度】

材料一

秦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易守难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摘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图A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简析秦统一中国所具备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对图A进行简要解读。

【吸取教训与民休息】

材料二

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摘自班固《汉书·食货志》



                                                                    图B秦朝与汉初统治政策对比


(2)材料二反映出西汉初年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图B中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统治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西汉武帝既往开来】

材料三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摘自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图C汉代讲经图


(3)根据材料三、指出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主张对儒学的发展有何影响?图C体现出汉武帝创办太学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励精图治光武中兴】

材料四   



        D
(4)材料四图D人物所说的“今王谋反”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使大汉出现“中兴”局面的民族措施。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国只用了约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一个统一的帝国就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


(1)秦国于哪一年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统一的帝国定都于哪里?

材料二: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2)从材料二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材料三:秦始皇和汉武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和儒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们还通过诸如……等措施来实现经济集中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请你写出秦始皇“实现经济集中化”的措施。

材料四:德兼五帝盖三皇,雄霸一时统四方。男儿有志当如此,搏得美名长流芳。尽谓沙丘贼作梗,磐石基业二世亡。骊山皇陵今犹在,野田阡陌无阿房。巡游石刻寒风立,长城蜿蜒诉民伤。昔日居功不自醒,留得暴名传荒唐。前车之鉴喻痕深,后来治民勿轻忘。

——《咏秦始皇》


(4)请根据材料四概括,秦始皇的“磐石基业”为什么二世而亡?

材料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


(5)材料五所述历史事件发生在哪里?领导人是谁
2022-12-28更新 | 4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暂,于“故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材料二   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材料三   秦朝作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肇始(开始、发端),在史册上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厚重笔墨。秦始皇……缔造了一个大一统的大秦帝国……然而这个伟大帝国仅仅历时14年就轰然倒塌。历史的巨大反差,使得秦始皇和他的帝国成为世人关注的千古之谜。


(1)材料一中“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是哪一世纪哪一时期的事?(时期指初期或末期);并指出该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朝在政治上“创导”了哪些制度?
(3)根据材料二归纳出秦在文化上采取了什么措施?并归纳该措施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朝这个大帝国轰然倒塌的最主要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了哪些启示?
2022-10-16更新 | 29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统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国家统一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距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材料二认为“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个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元朝在地方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材料三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材料中“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是什么?

材料四 至元元年(1264年),总制院设立。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唐太宗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之故,更名宣政院。

——《元史,百官志三》


(3)材料四中“唐太宗在宜政殿接见吐蕃使臣”,推动了唐蕃之间哪一友好交往事件的发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宣政院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五 (兄弟二人割据叛乱,残酷压迫天山南北回部各族民众。)“兵饷、徭役繁兴,供给稍迟,家立破;及出亡(兵败逃亡),又尽其貲(同资,财物)以行,民脂殆竭。人民不堪其苦,纷纷逃亡”。

——《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15


(4)面对材料五中出现的问题,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对天山南北地区的管辖?
(5)目前祖国尚未完全统一,“台独”分裂势力”还很猖獗,请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并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2019-06-06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