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大一统的汉朝 >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5 题号:21798237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文帝重视农业,十三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算赋也由每年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汉代西域与中原的物产交流


材料三   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材料四   三国以后,北方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在江南地区得到推广。东晋初年,区种法也传入南方,水稻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中原地区许多农作物也相继在江南大量种植,由于耕作技术的改进,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也有了很大提高……南朝时期兴修的水利工程几乎遍及江南各地,周围地区的农业生产多受其惠。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五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能促进农产品进口来源的多元化。“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有不少是农业资源禀赋比较好的,而且一些具有潜力和优势的产品恰恰是我们缺乏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会从战略上在沿线国家培育更多的农产品来源地,这对我们国家和沿线国家是一种双赢的选择。

——中国农网


(1)根据材料一回答,文帝、景帝在发展农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他们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汉代西域与中原的物产交流”主要是通过哪一通道实现的?它的开通有何意义?
(3)依据材料三,归纳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积极影响。
(4)根据材料四分析,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5)根据材料五分析,“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中国农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重要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西汉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它的繁荣离不开历代帝王的努力。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汉建立于哪一年?建立者是谁?定都在哪里?
(2)文景之治是哪两位皇帝在位时的统治局面?
(3)西汉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进入鼎盛时期?请写出他为了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采取的措施两例。
2019-11-11更新 | 2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将三分之二的收获上缴国家。

材料二: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材料三:他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1)阅读材料一,指出“他”是哪位历史人物。说出“他”的一项历史功绩。
(2)阅读材料二,说出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时,继续实行哪一政策,使汉初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他们的统治出现的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3)阅读材料三,说出“他”指的是谁?他的统治使东汉出现什么局面?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感受。
2022-01-03更新 | 5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及至始皇……弱天下之民……然陈涉(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同样颜色的马拉的车),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京师之钱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陈胜起义在历史上有何地位?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西汉前期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3)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2020-08-22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