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大一统的汉朝 >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 题号:2182888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他出身农家,陈胜起义后,他集合三千子弟在沛县响应,自称沛公,后被项羽封为汉王,他能够知人善任,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最终迫使项羽兵败自刎,然后统一天下。汉朝初年,一些皇帝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其了。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汉朝的物质基础亦大大增强,是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他是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王莽末年、农民起义爆发,他抱着恢复刘姓统治的目的也开始起兵。公元25年6月,他正式称帝,重建汉政权,定都□□,史称东汉。

——摘编自《历代帝王传》

材料三   他是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他曾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在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向他献上了《隆中对》,后来他派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孙权听从将军周瑜和诸葛亮的意见,决定与之联合迎战曹军。最终联军大败曹军,曹操带着败兵北撤。这次战役对于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他”的名字。材料一中的“盛世”指的是汉初哪一统治局面?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的名字和“□□”处的都城名称。该都城也是历史名城,多个朝代曾在此定都,请再举出一例在此定都的朝代。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的名字。指出这场“战役”的名称。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大汉兴盛】

材料一:汉兴……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选出)醇驷(颜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初年怎样的社会状况?史料中的哪句话典型地反映了这种社会状况?

材料二: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

——班固


(2)材料二中的“与民休息”指的是西汉时期推行的什么政策?列举三位推行这种政策的统治者。

材料三:(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玉珠,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史记·平准书》


(3)材料三反映了文景时期的哪一措施?
(4)在材料二、三措施的综合作用下,汉朝后来出现了什么景象?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2020-12-22更新 | 2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思想统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朝统一前,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嬴政掌权后,采取两方面的措施:搜罗任用外来人才,如楚国的李斯、魏国的尉繚;部署全国统一的策略,秦王采纳李斯的建议,从弱小的韩国开刀,先扫两翼,最后灭齐。

材料二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也。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其令郡国务农桑。

材料四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王嬴政最终实现统一的条件有哪两方面?
(2)材料二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哪几方面措施?
(3)材料三体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都具有农本思想,他们在位期间出现的繁荣景象史称什么?
(4)材料四中的董仲舒给哪位皇帝提出的建议?用历史术语8个字概括这个建议。这个建议后,什么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018-12-09更新 | 6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1)中国粟作、稻作农业分别起源于材料如图中的哪一区域?这种特色农业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为改变材料二所描述的社会境况,西汉初年的统治者们采取了什么政策?后又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3-10-20更新 | 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