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铁犁牛耕的使用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4 题号:21903604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强调民心向背在治国平天下中的重要作用。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儒家这种思想,出发点是为了统治者统治地位的稳固,但“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点,确是古今中外屡试不爽、颠扑不破的真理。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二

时间

史实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分封制逐渐瓦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

各国变法

百家争鸣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秦国灭掉东方六国

公元前221年

秦朝建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思想,并指出儒家思想的出发点。
(2)阅读材料一,从以下两个观点中选择一个,然后提取材料中两个或两个以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观点1: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观点2:秦朝统一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23-24七年级上·山东济宁·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1】“懒惰”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发明科技,促使人们寻找更高效的方式和工具来减少劳动量。正是在“懒惰”的驱动下,人类才能不断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请你以“‘懒惰’:人类前进的动力”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小短文。
2024-05-21更新 | 8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2】历史是发展进步的,某历史兴趣小组以“推动历史进步”为主题展开了项目化学习,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任务。
【思想推动进步】

材料一:

主要学派代表人物主张
孟子实行“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荀子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道家庄子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法家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1)材料一中①②处应填:①_______;②_______。这一时期形成的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是什么?指出这些学派之间辩论的焦点?
【生产力推动进步】

材料二:



(2)完成思维导图中缺失的部分。

材料三: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共,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


(3)根据材料概括“商君”改革的具体措施。从中体现了“商君”怎样的精神品质?

材料四:文献中有关秦始皇的论述(部分)

朝代作者及文献有关秦始皇的论述
西汉司马迁《史记》明法度,定律令,皆从始皇起
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4)杰出的历史人物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以秦始皇为例,论述“杰出历史人物推动社会进步”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内容详实,结构完整)
2023-11-14更新 | 88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上图中的两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写出两幅图片的序号即可),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选择的两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一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3-11-23更新 | 1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