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 焚书坑儒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22053878
秦亡汉兴,两个王朝不同的结局发人深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材料一

A.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
B.秦力役三十倍于占,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C.秦朝各种刑罚无所不用其极,以致“刑戮相望于道”



(1)请用一句话概括说明材料一中的文字与图片之间的联系。

材料二   秦始皇大兴土木,建造了许多豪华宫殿。在骊山为自己修造陵墓,陵墓上有用明珠做的日月星辰,藏有大量的奇器珍宝。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服饰和御用器具都没有什么增加。他穿的是质地粗糙的衣服,宠妃的衣服也不许长得拖到地上,他想建一座露台,得知要花的费用后,我继承先帝的宫室,已经感到惭愧了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2)根据材料二所述,指出秦始皇与汉文帝的做法有何不同。

材料三   秦始皇为禁止人们的思想方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和医药、种植等书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秦亡的历史教训,时时影响着汉初统治者的决策,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再次得宠。经过70年的休养生息,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现大一统的儒家思想便起而代之,汉武帝时期,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3)根据材料三中所述,两位帝王在对待儒家学说方面的态度不同而分别实行了怎样的措施?
(4)根据上述材料给俞所学,概括秦汉统治者采取的统治措施的共同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从秦亡汉兴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雪》

材料二: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1)“秦皇汉武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人物?
(2)秦皇、汉武在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谁的建议?实施了什么措施?
(3)秦皇、汉武为巩固统治在经济方面各自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4)材料二反映了汉初社会的哪一问题?汉武帝采取了哪一措施解决这个问题?这一措施是谁建议的?
2017-11-09更新 | 7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政治制度,历朝历代封建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中人物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曾经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请问他是谁?
(2)材料二中的秦始皇在位时曾对儒家学说采取了什么措施?在对待儒家学说上,汉武帝的政策与秦始皇有什么不同?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明太祖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推行了什么举措?
(4)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主要侧重于哪一方面。有什么共同目的?
2019-04-18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纵观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儒家思想在我们中华民族传播两千多年。即使在现在,儒家思想也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历史人物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他的什么主张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材料二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2)“诸子百家熠熠生辉”的局面是什么?面对战乱和社会巨变,儒家的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济世良方?

材料三   我们以为,焚诗书是始皇绝古的历史手笔,然而“绝古”的手笔如此其残暴,百家思想也就在“一尊”道理之下,连类而被禁了。因此,秦代的焚诗、书,废古语,和汉代的注诗、书,尊经师,其形式虽相反,而其实质则相一致,都是把活的自由思想斩绝。

——侯外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汉武帝分别对儒家思想采取了什么政策?有何共同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儒家学派的哪些思想观点对我们当代中学生仍然具有指导意义?请举例说明。
2020-01-22更新 | 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