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夏商周的更替 > 分封制和宗法制 > 分封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 题号:2210864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分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同姓姻亲,建立诸侯国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分封制实施后产生的政治作用。

材料二: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2)请你概括材料二中柳宗元的观点。并分析他持有这种观点的理由。
(3)综上分析,谈谈你对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无不体现出中国先民的政治智慧,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灭商后,控制的地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在平定了一次严重的叛乱后,西周王室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藩建卫”:西周的统治者把统治的权力、权威和责任委任给属国,属国反过来效忠中央政府并向中央政府纳贡,提供军事支持。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等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实行了哪一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对西周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下图是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将图中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补充完整。

材料三 (汉)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今后学者有所统一;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更铸造币以赡用。

——摘编自《古代历史史料汇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对西汉王朝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文化的认同和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的民族交融、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编自《凤凰网》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2024-03-15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文明史历经近5千年的发展,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发展,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当时实行的是什么制度及实行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
(3)依据材料三的图示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名称。
2024-02-05更新 | 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一于如何管理国家,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南省邓州市地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上。约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第三个帝王―仲康,把他的儿子封到邓地,始有邓国。周代邓国为曼姓侯国。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78年),楚国灭了邓国,邓地便成了楚地,取名“穰”。秦昭王十一年(公元前296年),穰地又成了秦的属地。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初置南阳郡,穰,山都、涅阳属之。西汉时仍属南阳郡,辖今邓州市境内的穰、山都、涅阳、安众、乐城、朝阳等6县。

材料二: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至正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西周至秦汉时期邓州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并阐述你的判断依据。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行政制度?请举一例说明此制度对今天的影响。
2023-06-25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