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5 题号:2217604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左图《秦朝形势图》中①处的地名是______;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______的中央集权制度。右图《西汉形势图》中②处的地名是______;为了阻止匈奴南下袭扰,汉武帝时期开始大举反击匈奴。公元前119年的______战役,是对抗匈奴的高潮。

材料二   战国时期,新旧时代交替,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及在复杂的斗争中生存下去,各国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实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重视“耕战”……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成为战国时代最强大的国家,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战国时期各国实行变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为求“富国”、“强兵”各采取什么措施?并简述商鞅变法对秦的历史作用。
(3)综上材料所述,你从中国古代王朝走向强盛中得到什么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请观察下面的图片,然后回答问题
鲜卑族姓汉族姓
拓跋
步六孤
独孤

请回答:
(1)图中A、B两处的人物分别是谁?图中的辩论结束后,秦国开始了哪一重大活动?最终促成了哪一社会制度的确立?
(2)表格中的姓氏改革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再举出该事件中的两项措施。
(3)结合上面图表和所学历史知识,你从上述两个事件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2017-11-13更新 | 9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商君佐之,内立法度,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公元前356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明确规定:“缪(lu)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复其身(免除徭役)。”……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材料三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唐代诗人岑参的古诗《石犀•江水初荡谲》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次变法?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以什么方式来奖励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商鞅变法哪项措施最能体现当时社会性质的改变?
(3)材料三诗中称颂的人是谁的?请你用一句话简要介绍他的贡献。
(4)商鞅变法达到国富兵强的目的,他的变法措施中使秦国兵强的措施是什么?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措施又是什么?
(5)材料二、材料三中的两个人物,一位是著名的改革家,一位是著名的水利专家(国家)具有什么作用?
2022-12-09更新 | 4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发展是时代之要求,兴国之要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内容包括: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3.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二   下图是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的文物


      
鼻子套圆环的青铜牛尊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材料三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兴建始于公元前3世纪,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都江堰控制着岷江之水,引导其灌溉成都平原肥沃的耕地。


   
都江堰示意图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次变法?这次变法中促使秦国社会转型,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是哪一措施?
(2)材料二证实了我国农业生产中怎样的基本史实?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都江堰这一水利工程出现于我国哪一重大历史时期?根据材料三,概括它的作用。
2023-10-17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