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22401101
某学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以“忆辉煌、析沉沦、探复兴”为主题,对中华五千年的发展之 路进行了探究学习。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城的统一。直到秦朝,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 的统一政府,而其所整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井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全唐诗》收录的诗作有 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外国人……

——摘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

材料三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随后的一百余 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标尺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在其所辖地方实行的行政管理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诗歌繁盛的表现,这与当时哪一制度密切相关。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是从1840年开始的。
(4)1927年星火燎原后,中国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1978年伟大转折后,中国又 开辟了一条怎样的正确的建设道路。“洗雪国耻”践行了哪一伟大构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 国能够“洗雪国耻”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老百姓遭受困难,国家战争不断,都是因为有了诸侯国.)

材料二:汉初,在实行秦朝制度的同时,分封了一些王国。诸侯王权利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什么制度?为此,秦始皇在地方实行了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简要列举秦朝在经济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了汉初诸侯国的什么状况?汉武帝采用什么措施来消除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秦朝和汉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分别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举两例说明“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2023-03-11更新 | 1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校七(2)班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进行探究,请你结合下列材料与要求,帮助完成。

材料一   在春秋这个乱世里,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扩张和融合。主要参与者不断扩大自己的疆土,也不断地收纳本来不归属于他们的族群,融合为新的族群国家。

——摘编自许倬云《说中国》


     
图1 春秋初期及春秋后期诸侯国分布对比图

材料二   秦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大一统的国家治理基本模式。

——摘自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秦始皇汉武帝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实施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和度量衡统一铸币,盐铁官营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材料三   孝文帝(467—499年)在位29年,是北魏改革最为频繁的历史阶段。对他的改革,史学界的评价,大致可分为三种观点:一是赞扬肯定;二是褒贬兼有;三是全盘否定

——摘编自叶言都《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北朝的遗产》等


      
图2 北魏疆域(局部)、陶俑及孝文帝时期姓氏对应列表
(1)观察材料一图1两幅图片,指出春秋前期和后期诸侯国形势的变化,并说说这一变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秦汉时期的政治特征。
(3)根据材料三及图2信息,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三中任一观点加以解读。
2024-03-20更新 | 2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探究题;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围绕“秦统一中国”为主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秦朝形势图


【拓展统一疆域】

材料一:及至(秦)始皇……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边境),却(击退)匈奴七百余里。

——贾谊《过秦论》


【创新统一制度】

材料二:王(嬴政)曰:“去‘泰’,著(留下)‘皇’,采(用)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秦始皇)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则安宁之术也。置(设置)诸侯不便。”(秦)始皇曰:“廷尉(李斯)议是(说的正确)”

——《史记·秦始皇本纪》


【推行统一措施】

材料三:(战国时期)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并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统一)之。

——(五代十国)徐锴《说文系传》

材料四:

   

                 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1)结合材料一,从东南西北方向,说明秦朝疆域大致范围。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秦朝创建的中央集权模式包括哪些基本制度?
(3)结合材料三、四,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秦朝的历史阶段特征。
2023-12-01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