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36 题号:22414617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有利于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是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却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罕见的黄金年代。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外交家,导演了一出出惊心动魄、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这是一个创造的时代,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等思想巨人一个又一个接连出现。百家争鸣,争相著述,互相辩驳,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的绚烂夺目的思想井喷。

——摘编自张宏杰《简读中国史: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摘编自《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   文艺复兴的含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看来,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从另一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及政治、哲学著作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的绚烂夺目的思想井喷”的原因。分析“百家争鸣”局面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画线部分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及政治、哲学著作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铁犁

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   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14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

材料四   著名历史学家王曾瑜先生曾指出,“自秦汉至明清,社会也有不少变动,例如自唐迄宋,日本学者称之为唐宋变革期。若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则至多只能算是一个小变革期。”“只有春秋、战国时期,才是中国古代最大最重要的变革期。”

——摘编自李华瑞《20世纪中日“唐宋变革”观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的新现象出现在什么时期。这一现象对周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简要评述这一变化。
(3)材料三中这些学派“各抒己见”的目的是什么?“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表现在哪些方面?
(4)材料四认为“只有春秋、战国时期,才是中国古代最大最重要的变革期”。请就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
2023-09-19更新 | 101次组卷
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2】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较大。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是什么?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使政治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请根据材料概述改革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次改革带来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上的什么繁荣局面?其中儒家学派的的创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社会转型的因素。
2023-12-07更新 | 64次组卷
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温故而知新”“当仁不让于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材料二
某中学初一(8)班新学期刚刚升学,班上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会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
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
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相信他们会改的。”
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
材料三
现代史学家郭沫若说:“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书籍被烧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言论?他创立了什么学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哪些?
(3)材料二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蕴含了战国时期哪三家思想学派的观点?请分别指出。
(4)材料三中“蓬蓬勃勃的那种精神”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上的什么局面?
2017-07-20更新 | 1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