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青铜器与甲骨文 > 青铜器等高超工艺 > 青铜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 题号:22675039
习总书记指出:“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让我们穿越历史长河,寻迹中华文明的发展、创新、传承,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先贤智慧·创治世】

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的“子”是哪位思想先智?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受上述思想影响,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治世”局面,请列举一例。
【民族交融·求大同】

材料三:

①入藏促进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他通过一系列的汉化措施,使鲜卑族人逐渐汉化,使胡汉之间的矛盾减少,胡汉逐渐融合。清朝设置②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2)请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①处对应的历史人物和②处对应的管辖机构;材料三中“民族融合的推手”指的是谁?并结合材料说明他被认为是“民族融合的推手”的原因。
【科技创新·促文明】

材料四: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指出:“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

马克思精辟地指出:“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泥活字版
(3)材料四中的“泥活字”是谁发明的?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这三大发明中的第二种发明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什么作用?
【文学艺术·展风采】

材料五:文学组:

艺术组:

(4)请写出材料五中③处对应的历史人物和④处对应的作品名称:
请从材料五中提供的文学家和艺术作品中任选一位文学家或一件艺术品做简要介绍。(仿照示例完成,不能与示例重复)
示例:(文学组)诗人:李白生活时代:盛唐代表作品:《早发白帝城》
诗歌特点: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被称为“诗仙”。
(艺术组)青铜工艺:司母戊鼎
铸造时期:商朝
地位: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博大文明·咏流传】

材料六: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国家主席习近平二0二四年《新年贺词》

(5)依据材料六,概括弘扬中华文明的现实意义。综合上述探究,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中华文明更为绚烂多彩?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文化自信,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这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文化传承”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艺术篇】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材料一展示的是青铜器中的典型代表,请写出它们的名字。

【文字篇】

材料二   中华民族有三道“长城”。第一道长城是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道“长城”是汉字……

——林语堂《如何理解中国人》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何时?秦始皇对汉字的发展有何贡献?

【思想篇】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图一:孔子                                 图二:老子                                      图三:韩非


(3)图片中三位人物分别属于哪个学派?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学派著书立说,互相辩论,形成了怎样的学术繁荣局面?请从以上三人中任选一人介绍其主要思想。

【感悟篇】


(4)时代在不断发展和进步,旧的传统文化也开始遭到挑战,请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023-10-16更新 | 5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青铜便是政治权力……青铜容器是只与地位高贵的人相联合的,而在祭祀中所使用的容器的数目和种类是要依据这些人在贵族政治中的地位而有所分别的。

——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二   后来的人们改进了他们祖先所写的文字。但即使到今天,当把甲骨文译成现代汉字时,读者仍能懂得他们之间的关联。

——【美】芮乐伟·韩森《开放的帝国:1600 年前的中国历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青铜器具备什么功能?为什么说“青铜器便是政治权力”?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以文字为例,说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特点。
(3)暑假你想参加一个历史研学夏令营,可选择的历史景点有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安阳殷墟,请选择一个你最想去的一个遗址,并充当小小讲解员,对其进行介绍。
2023-10-19更新 | 4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利簋

关于商周更替的历史,最早仅在《尚书》逸周书》等文献中有零星记载,可信度一直受到质疑,直到1976年在陕西省临潼县零口镇出土利簋,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才取得重大突破。

材料一   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则咸刘(意为:征服)商王纣

——《逸周书·世俘解》

时甲子昧爽(意为:黎明),王(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

——《尚书·牧誓》

益之商王纣于商南郊。时甲子夕,商王纣取天智玉琰五、环身,厚以自焚。

——《逸周书·世俘解》

译文:商王纣在商都郊外打了败仗。甲子当天晚上,纣王取五枚天智玉佩戴在身上而纵火自焚。

材料二   

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

——张政娘(利簋)释文(改编)

(1)研究商周历史,利簋铭文属于第一手史料还是第二手史料?对比材料一、二、关于商周的更替,你认为可信的历史信息有哪些?
(2)利簋对研究中国历史有何价值?
2024-01-21更新 | 1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