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动荡的春秋时期 > 战国七雄 > 七雄初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 题号:2288043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地区的社会转型及其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交融……为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简明中国史读本》

(1)根据材料,指出材料所示的时期。
(2)你同意材料所指的这一观点吗?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024九年级下·福建·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读图,回答问题。

(1)识读图一中填写A、B、C三处霸主的名字。
(2)识读图二《战国七雄示意图》,填写E、F、G、H的国名。
(3)图二中赵、魏、韩三国是由图一中的哪国分裂而成的?
(4)试分析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带来的影响。
2020-10-08更新 | 5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班开展“中国古代文明探源·课外学史活动”,同学们采取下面几种方式搜集史料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共11分)
【遗迹寻史】——感悟文明起源

材料一: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碳屑和烧骨。

——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北京人的洞穴中保留了极为丰富的用火遗迹,其中最厚的灰烬层达六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

——部编义务教育教师教学用书《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在山顶洞人的遗址中还出土了石器、骨器、角器。其中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缝纫工具,还发现了很多兽牙、石珠等装饰品。

——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1)请按照示例,根据这一思路,从材料二或材料三中任选一则,并完成有关推论。(只选一个材料作答,多选多答只评第一个)
示例:材料一材料________
发现:一些粗糙石器,发现碳屑和烧骨
推论:元谋人能够制造工具,知道使用火
发现:________
推论:________

【文物说史】———了解历史变迁

(2)依据图1,请你说一说当时河姆渡人饲养的家畜以什么为主?图2所示的彩陶盆说明当时的半坡人哪种技术比较发达?
【实地探史】——辨析文明真伪

(3)后人如何尊崇炎帝和黄帝?传说中黄帝有很多的发明创造,你认为是否可信?说明理由。
【地图观史】——体会社会变化

(4)结合所学,对比图5和图6,写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通过对上述史料的探究与收获,你认为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早期文明的证据是什么?
2024-03-12更新 | 2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见下图



(1)材料中图一所示局面是由西周实行的哪一制度造成的?由图一到图二诸侯国数量的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趋势?图二中哪一诸侯国最终结束了以上诸侯战乱的局面?

材料二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它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课考郡守,郡守课考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2)材料二反映了秦朝实行的哪一地方行政制度?依据材料概括这一制度的好处。

材料三 偃说上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汉书》


(3)材料中的“上”指何人?“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反映了当时的什么问题?依据材料概括这一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2020-05-15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