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题型:综合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78 题号:415930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

材料二: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请问:

(1)材料一中反映清朝实行“海禁”的最初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反映18世纪中期清政府实行“海禁”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反映清朝统治者的什么观念?                  

(4)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近代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1】【感悟对外政策】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永乐三年(1403年)六月,……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今越南),以次遍历诸国。”             

——摘自《明史》

材料二 “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里,不与外界接触。”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重大事件?该事件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是马克思对清朝哪一对外政策的评价?该政策造成了什么消极影响?
(3)以古可以鉴今,谈谈你对目前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必要性的认识。
2017-07-27更新 | 48次组卷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2】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丝绸之路,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都是中国开放沟通、拥抱世界的证明.

(1)图一中①、②处应填写的地点分别是____、____。

材料二: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尤其是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

(2)列举宋代一项重大科技发明,并说明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中国在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下面是一组纪念邮票,画面表现的是郑和下西洋时所到之处受到人们欢迎的情景.

(3)请你说出郑和下西洋的最远到达的地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亲爱的同学如果你是郑和船队的领航员,那么你要掌握一些什么样的技能或是上船前要准备哪些必备的东西?

材料四

(4)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为什么会出现材料四中梁启超所说的这种现象?

2016-11-27更新 | 151次组卷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朝(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艘),……舶长曰大班,次曰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仍明代怀远驿旁建屋居番人制也。
材料二:1792年乾隆皇帝接见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盹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无比,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置办物件。
——以上均摘编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清实录》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清朝管理对外贸易机构的名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乾隆认为“无需尔国置办物件”的原因。依据材料一、二判断,清朝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为什么提出与中国通商的要求?
(4)上述材料中体现的中英对外贸易政策,导致了两国的社会发展出现了怎样不同的结果?
2016-11-27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