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唐朝的中外交往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07 题号:4564390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贞观初年,从长安出发,到天竺取经,前后历时十余年,跋涉五万余里,历经千辛万苦。……又将其所见所闻,攥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材料二:受日本僧人礼请,东渡传律,前后五次率众渡海均告失败。后双目失明,仍矢志不渝,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描绘的两位唐朝文化使者是谁?依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材料三中的“天朝”指哪个朝代?“天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3)对比以上两种对外政策,谈谈你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清朝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对外贸易;1757年,又下令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并管理外国商人。从此,对外贸易日益萎缩。

——摘自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唐朝对外交往的两个主要事例,并说明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实行对外政策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变化。
2019-06-21更新 | 3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中日关系成为近年来较热的中国外交问题,在久远的唐朝,中日关系在曾有过和谐友好,中国也曾是日本的老师。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二: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鉴真是如何“传道艺”的?
(2)根据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外交传统?你从这位高僧身上学到什么?
(3)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是什么样的。为此日本采取了哪些做法?
(4)钓鱼岛问题把中日关系推到风口浪尖。对此我们应该怎样做?
(5)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2018-06-22更新 | 3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材料二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三   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城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一书,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

——摘编自朱汉国主编《历史》

(1)材料一所在时期的盛世局面叫什么?根据材料一及所学,哪一句最能体现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2)材料二中郭沫若的诗句是赞美的哪一事件?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请结合所学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
2024-04-24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