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 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 题号:642559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27年至1928年上半年,在“清党”名义下,中国共产党员从近6万人迅速减少到1万多人,中国共产党正面临被瓦解和消灭的危险……1930年初,红军已有13个军,在国民党统治薄弱的几省边界地区先后建立大小15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几万、几十万农民团结在共产党周围。1933年,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迁入中央苏区,直接把持了革命根据地的一切大权……最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如果再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党和红军必将被完全断送,遵义会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召开的。

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相关历史知识,围绕“危机与道路抉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8九年级下·湖北·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近代以来,国共两党分分合合,既有佳话,又有惨剧,请根据以下材料探讨两党关系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材料一: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人以个人的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材料二:读下面两幅图片


材料三:我们亲爱的将士们: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民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

——《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

材料四: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恢复抗战前“一党专制,一人独裁”的局面,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较量。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随后,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1)根据材料一回答: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共同目标是什么?为此而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国共两党怎样的关系?从“南昌”到“井冈山”,表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材料三中的“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对国共两党的关系有何影响?
(4)材料四中“谈判桌上的较量”指的是哪一事件?“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能推翻了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你认为影响国共关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2022-01-16更新 | 1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观察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江西是一块英雄辈出的土地,在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为挽救危机,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历史地位?
(2)图二中的情景出现于何时?会师后,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队伍,这支队伍的名称是什么?
(3)从“南昌”到“井冈山”,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图三反映的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其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中央红军长征从江西何地出发?你认为在当代,我们应传承或弘扬的长征精神是什么?
2018-09-05更新 | 17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理论诞生】《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重要标志,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材料一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法国里昂丝织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由于缺乏科学理论指导,都失败了。1848年2月21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此时正好赶上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油墨未干的书籍,成为工人的思想武器。《共产党宣言》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1)依据材料一,说明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间的相互关系。

【苏联道路】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材料二   俄罗斯(指苏联)在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十年以后,到1938年时,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


(2)从材料二可看出1929年到1938年苏联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材料三 在资本主义包围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苏联模式,曾经有效地调动了人力、物力,使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和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但由于它并没有把自己“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事实当作总的依据,因此在经济政治体制和发展战略等方面,有许多缺陷和弊端,特别是在时代主题发生转换的情况下,仍然思想僵化,没有及时进行调整。它导致戈尔巴乔夫得以在“改革与新思维”的名义下改旗易帜,把苏联一步一步地推向剧变解体。

——徐崇温


(3)依据材料三,谈谈作者对苏联模式的看法。

【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自己的道路。



(4)上面年代尺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程相关,其中1949年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5)从以下表格中任选一个主题,写出上面年代尺中的相关事件,说明该事件与主题的关系。
2020-06-30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