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6 题号:6985492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下是九年级某班在进行“中外古代历史上的改革”探究性学习:

任务一、搜集资料:

下面是王源同学搜集的几则材料:

第一组材料:

材料一   “他废除了无条件分赠土地的制度,推行采邑制。把从叛乱贵族那里没收来的土地和一些教会的土地分赠给贵族,但他们必须要为国王服兵役,要履行臣民的义务,宣誓效忠……采邑的赐予者也有义务保护忠心效力的受领者,使他们不受他人的迫害。”

材料二   “七世纪时,日本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七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正是这次政变,掀开了日本历史的新一页。”

第二组材料:

材料三   

(1)王源搜集的这两组材料分别是什么类型的材料?你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搜集相关材料?

任务二、分析材料:

(2)依据材料一,指出“他”是谁?他改革的时间大约是什么时间?请简要分析其改革的影响。

(3)依据材料回答,材料中“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这次政变,掀开了日本历史的新一页。”?

(4)你认为材料三中图1的“民族融合的推手”是谁?图2中所描述的故事又为那次改革做了准备?

任务三、思考感悟:

(5)以上材料反映的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改革发展进步

材料一:







改革内容: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推行县制改革内容:整顿吏治:授田给农民,收取赋税:学说汉话:与汉人通婚等改革内容:准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建立新军:设立京师大学堂等。
ABC

材料二:


材料三:日本近百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同时孕育在明治维新中。

——《日本史》

材料四:20世纪三次成功的改革

苏俄①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
相同背景都而临极为困难的政治、经济形势
相同影响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巩固了本国现有的制度
各自特色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允许自由贸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成功原因


(1)从上述三张图片中任选其一,说出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及这一事件的作用。
(2)运用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对材料三的观点进行说明。
(3)将材料四中的表格补充完整。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019-09-09更新 | 10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新的锐利工具和先进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地主剥削农民的新型封建生产关系开始确立,各诸侯国大力发展生产,掀起竞相改革的风潮。

——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二   商君治本,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请强大。赏不私亲近……

——摘编自《战国策》

材料三   (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要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松(丰收之年),则故郡忘饥。

——摘编自《宋书》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新的锐利工具和先进技术”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描述的是哪一史实?该史实对秦国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描述的江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2021-12-03更新 | 12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共12分)

材料一:秦国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战……都是为了发展小农经济,富国强兵。因为当时各国政权都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自耕农既是生产的主力,又是作战的主力。

——杨宽《战国史》

材料二: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商鞅变法发生在哪一年,当时秦国的国君是谁?
(2)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商鞅为了发展经济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2点即可)
(3)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4)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此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5)根据以上史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以上变法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2022-10-29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