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夏商周的更替 > 夏朝的兴衰 > 夏朝的建立与统治
题型:辨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 题号:7035449

绘制王朝更替示意图是把握历史发展脉络的有效方式。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编号所表示的朝代名称: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2)《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示意图即能看出“分”与“合”请写出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名称:_____、_____、_____和_____。

(3)有观点认为,“国家的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基本趋势,即使在分裂的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你是否赞成此观点?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的结束。我国原始社会结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2022-06-15更新 | 22次组卷
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团队认为,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探源工程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探源研究表明,多元一体文化现象背后的各地方社会,在其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阶段,在各自的环境基础、经济内容、社会运作机制以及宗教和社会意识等方面,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别,呈现出多元格局,并在长期交流互动中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最终融汇凝聚出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文明核心,开启了夏商周三代文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一个多元一体的过程。中华文明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了外来文明的影响。源自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小麦栽培技术、黄牛和绵羊等家畜的饲养以及青铜冶炼技术逐步融入中华文明之中,并改造生发出崭新的面貌。

——摘编中国日报网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
(1)距今5000多年,中华大地开始进入了文明阶段。                  
(2)中华文明从各地起源,各有差别,又逐渐融为一体。                  
(3)二里头文化是早期中华文明的源头。                         
(4)夏商周三代时期我国青铜文明高度发达。                  
(5)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创造性吸收了外来文明成果。                  
2023-08-01更新 | 48次组卷
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商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汉字,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商朝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是青钢文化的鼎盛时期,商王武丁时代的妇好墓,出土200多件青钢礼器、5件大铜铎、16件小青钢铃……20余件其他青钢器。青钢器主要是礼器与兵器,礼器有爵、鼎、孟等,象征其拥有者的身份和等级。兵器有戈、矛、钺等,还有车马的青钢部件和佩饰,都和战争有关。商朝青钢冶炼和铸造工艺日趋成熟,出土和传世的青钢器数以万计,著名的司母戊方鼎,代表了商朝青钢器的典型风格。

——摘编自李先登《中国读本·053·商周青钢文化》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
(1)大约公元前21世纪,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建立了。(       )
(2)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       )
(3)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等造字方法,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
(4)商朝时的青钢器,种类逐渐丰富,数量众多,以礼器和兵器为主。(       )
(5)甲骨文和司母戊鼎的发现为我们探究西周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
2023-02-18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