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古代史 >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 古代日本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 题号:772327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我的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

材料二: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谦卑的对外点头哈腰,默默地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创新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                 

—— 《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三:拜占庭帝国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它诞生自一个古老的国度,一直梦想着恢复过去的势力和荣光,长期发动对外战争耗尽了国力。随着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延续千年的帝国终于落幕。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请回答:

①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地区的封建等级制度?这一制度最早在哪个王国实施?

②材料二中日本在亚洲拜认的第一位老师是谁?日本向老师学习后进行了哪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何作用?

③依据材料二,你可以发现日本民族有什么特点?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④材料三中提到的“诞生自一个古老的国度”是哪个帝国?结合材料,请你归纳千年帝国最终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教训?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化改新前夕,上自王族,下至豪强,占领“国县山海林野池田”,平民百姓无立足之地,大批劳动力成为有势之家的私有民。豪族之间互相争战,藐视朝廷,自己修筑宫殿、园陵,进调赋税时,首先满足自己,然后再向朝廷进调。

材料二 607年,日本决定派遣隋使,恢复与中国断绝一个多世纪的国交。日本共派遣隋使4次,派遣唐使 19 次。

材料三 改革行政制度,在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官职的任免权都在中央,实行中央集权。

材料四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转为国有。国家按人口对六岁以上的公民分配土地,部民获得了渴望已久的土地,获得土地的部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简述大化改新的背景。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大化改新的意义及给我们的启示。
2022-10-28更新 | 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世纪中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646年(大化二年)元旦,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材料二 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着繁荣。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政治危机。而拜占庭帝国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出现统治危机后是如何应对的?该危机的解决对日本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拜占庭帝国出现统治危机后的态度是怎样的? 
(3)根据材料一、二,日本和拜占庭帝国对待先进文明各持有什么态度
(4)日本和拜占庭帝国不同的历史命运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023-09-19更新 | 6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时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改革效仿的是中国的隋唐制度,改革使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材料二: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的关系,得到封地(这种封地称为采邑,意思是承担一定义务的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1)材料一中所指的日本这次改革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一日本这次改革发生时,中国出现的杰出政治家是谁?他的统治被称为什么?
(3)材料二的这次改革是指哪个地区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的影响如何?
2019-08-22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