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夏商周的更替 > 分封制和宗法制 > 分封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1 题号:7902348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集到图五所示的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图五
(1)从头像复原图可以看出北京人头部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图中房子是哪一原始居民建造并居住的?该房屋的名称?简述该房屋形成的原因。
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一、二、五所示:


(2)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材料二   如图三图四所示。


(3)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上什么新兴阶级的出现?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鲁教版中国历史》六上


(4)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结合秦汉两朝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对后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的山东行政图


材料二:

秦朝汉朝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战国时期结束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楚汉战争结束
公元前221年全国设三十六郡,郡下设县公元前130年唐蒙出使西南夷,置健为郡
公元前215年蒙恬率兵三十万北攻匈奴收河南公元前127年颁布推恩令;卫青出击匈奴,取得河南地区,设置朔方郡
公元前214年平定百越,置桂林、南海、象郡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大败匈奴,控制河西地区
公元前213年增筑长城,以御匈奴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置九郡;伐东越;平西南夷置五郡;分置张掖、敦煌两郡

材料三: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唐太宗能够广泛听取官僚的意见,注意纳谏,从谏如流……太宗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选用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太宗十分注重法治,认为一切都要以法为准。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图一中西周统治者分封鲁、齐、卫等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与图一相比,图二反映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在地方权限上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图三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最早诞生于_________(朝代)。由图一到图三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你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
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政治方面的特点,并指出汉武帝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②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措施,并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这对我国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2021-10-19更新 | 14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他废除了所有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政府负责的官员。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主父偃说上曰:“原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上从之。

——摘自《资治通鉴·汉记·世宗孝武皇帝》

(1)根据材料一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实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推行有何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这位“新皇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为稳固边疆的统治,他在北方和南方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的“上”指谁?他是如何解决诸侯国问题的?西域都护府是西汉政府设置在西域地区的最高行政机构。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有何重大意义?

2019-02-04更新 | 9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的制度创新体现了中华民族高超的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材料一我国古代哪一时期?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 观察下面示意图



(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哪一官职负责监督?其中的哪一制度影响最为深远?

材料三 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原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原,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3)依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什么作用?
2020-01-06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