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 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题型:综合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175 题号:8383032

材料一   “风吹金榜落凡尘,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材料二   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但也包括其他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2)这一制度在什么时期得到完善?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这种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当时这种制度在形式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1】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科举制诞生于哪个朝代?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的皇帝是谁?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的皇帝是谁?
(2)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时,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3)武则天时期,亲自出题在洛阳宫殿面试考生,这种制度被称为什么?
(4)科举制有哪些积极影响?
2017-09-25更新 | 203次组卷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2】材料一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人赵嘏

材料二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材料三   :这种制度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北宋的吕蒙自幼遭不幸,其父将其母子赶出家门,他们母子俩长期居住在一个山洞里,他发奋读书而高中状元,极善理财治国,成为宋初名相。


请你回答:
(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开始形成的标志是?
(2)该制度经过不断完善,形成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阶段。其中殿试开始于哪个皇帝?此外,唐代对该制度的完善作出重要贡献的还有哪位皇帝?
(3)材料三说明这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之处?
2019-04-08更新 | 202次组卷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1)为改变材料中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自的做法是什么?

(2)武则天在完善科举制方面有什么措施?

(3)科举制诞生、完善、废除各在什么朝代?

2019-07-09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