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8 题号:8391190
在《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一书中,习总书记多达十几次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皇帝之下设丞相,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又设军事和监察之官,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材料二   相权、君权合一,提高了六部的职权和地位,直接对皇帝负责。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三   毛泽东早就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民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材料四   民主政治和法制是腐败和专制的天敌,有效的民主政治制度和法制是腐败和专制现象最有力的“克星”。但在中国现代史上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却遭到过严重的践踏。


(1)材料一中的“军事和监察之官”各指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哪个朝代官制的变化?请写出两条该皇帝在政治方面的其他重大改组措施。
(3)请依据材料三回答:首次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会议名称和通过的宪法名称分别是什么?
(4)请依据材料四回答:中国现代史上我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的践踏发生在什么时期?最典型的案例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一可知西周统治者实行的是什么制度?实行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图二指出秦始皇为加强统治,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此外,秦始皇还采取了许多巩固统一的措施,请举一例有关经济方面的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性质发展的角度指出图一到图二发生的变化。
(4)结合所学知识,请说说秦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2017-09-16更新 | 12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将全国分为36郡……在郡下设县。

——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确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摘编自刘文剑《“大一统”思想发微》

材料三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统治,他在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

——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   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

——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建立后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带领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人物是谁?
(2)材料二中汉武帝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确立为正统思想。这一建议是什么?
(3)材料三中,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在中央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哪种制度和哪一机构?
(4)材料四中,清朝统治者禁锢人们思想的这种做法,被人们称为什么?
2023-05-27更新 | 3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年,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利过大所致。为了巩固统治,他在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

材料四: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1)材料一图A 政治制度是谁创立的?图B是什么政治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二是哪一朝代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何特点?
(3)与图A 、图B 相比,结合材料三明朝在中央机构的设置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地方上朱元璋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统治?
(4)材料四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职责是什么?它的设立有何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
2020-07-21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