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8 题号:1909237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将全国分为36郡……在郡下设县。

——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确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摘编自刘文剑《“大一统”思想发微》

材料三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统治,他在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

——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   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

——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建立后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带领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人物是谁?
(2)材料二中汉武帝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确立为正统思想。这一建议是什么?
(3)材料三中,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在中央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哪种制度和哪一机构?
(4)材料四中,清朝统治者禁锢人们思想的这种做法,被人们称为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经历了崛起——繁盛——衰落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比起秦以前的封建时代来,显然是进入了新的时代,他和他的统治机构,显然比前一时代的封建国家起着较多的作用。因此,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的。后来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朝代。

——范文澜《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指的是什么体制?为什么说自秦朝起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

材料二 下表是初三某同学探究“盛唐气象”学习主题时收集到的材料

序号史料
唐三彩引起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效仿,出现了奈良三彩、新罗三彩,波斯三彩等。
敦煌壁画中……人间的荣华富贵被搬到了天上,天国的富丽堂重又搬回了人间。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监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尤藏万家室。稻水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2)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表,在A处填写史料序号,B处填写研究角度。
研究角度唐朝政治安定唐朝对外开放B
史料序号A

材料三 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实施的这一政策使中国的世界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政策推行近20年,被哪场战争所改变,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根据以上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请你归纳保持国家繁盛的因素。
2021-01-27更新 | 6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不同的历史时期,依据不同的国情,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是历史决策者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秦朝时为避免出现上图中的问题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针对此种情形,汉武帝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逐步解决这一问题?

材料二:全中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国上下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我们要求全国人民,用全力援助神圣的抗日自卫战争!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领土流尽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紧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摘自《中共中央1937年7月8日通电》


(2)依据材料分析,中共中央认为当时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为此,中共中央提出了怎样的战略举措?

材料三: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看不惯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场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共处了。

——马克思


(3)材料中的“这场斗争”指美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几乎在同一时期,俄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材料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阶段性特征,反映在主要矛盾上就是:一方面,人民群众在解决温饱问题和进入小康社会以后,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通过改革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凸显出来,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摘自《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意义》


(4)依据材料归纳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放看世界,当今全球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写出两点)
2018-06-05更新 | 6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材料二


战国时期,形成思想文化上的繁荣局面,史称“百家争鸣”。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提出的治国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主张
儒家A____________“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礼治”
墨家墨子B____________选贤任能,提倡节俭
道家庄子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C_____________韩非子以法治国

(3)结合秦汉两朝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2024-02-27更新 | 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