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远古的传说 > 大禹治水、禅让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 题号:8728874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①②处分别应填的制度和人物各是什么?
(2)图二和图三反映的是同一制度,这一制度实行的目的是什么?根据图二概括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根据图三写出第二、三、四阶层的名称?
(3)图一和图二的制度各有什么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1.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和民族的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①______”。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国王。从此,②    2    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材料二


——人教版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上》

材料三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1)请你结合所学内容将材料一中①②横线内容补充完整。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目的和作用。
(3)材料三是秦朝确立的什么制度?在地方又推行什么行政制度?
2021-09-12更新 | 6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

(原文大意:不论气候如何变化,人们都能够避免旱涝灾害。所以成都平原没有荒年,人们也没有挨饿,天下人把它称为“天府之国”)

材料二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石犀》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是哪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

(2)该工程是何时、由何人主持修建的?有什么作用?

(3)材料二中“伯禹”是谁?为什么把他与李太守相提并论?

2018-10-27更新 | 4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材料二: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材料三:图片一:桀驾人车;图片二:纣王施炮烙之刑;图片三:纣王烽火戏诸侯


材料四: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什么制度?当时具备什么品质的人才能被推选为部落首领?
(2)材料二中“夏传子,家天下”是什么事件?此后材料一的制度被哪种制度取代?
(3)根据材料三总结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
(4)材料四所示的制度是?处于第二级的是?
(5)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
2021-11-15更新 | 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