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远古的传说 > 大禹治水、禅让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7 题号:877957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   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反映的是史前时期哪种更替首领位子的制度?请写出两位与这一制度直接相关的人物。
(2)材料二描述的什么制度?从何人开始的?
(3)材料三描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如何评价该制度?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政治制度是稳定一个国家的基石,好的制度能推动国家的发展。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二   西周建立后,为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周王室把王畿以外广大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周初分封的诸侯,大多数是同姓子弟。他们多被分封到重要地区。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材料三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器械一量,书同文字。——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1)“天下为公”指的是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目的和分封对象有哪些?受封的诸侯应该履行哪些义务?
(3)结合所学,依次写出图一中①②代表的官职,并根据材料三写出秦始皇为巩固统治 在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2022-12-13更新 | 9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制度创新推动了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篇》

材料二“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材料三“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下舜让位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是谁,并指出“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当时周王和诸侯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结合材料三,请从正反两个方面评价春秋争霸战争的利与弊。
2019-12-07更新 | 7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政治制度的创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摘编自《礼记·礼运》


(1)材料一“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分别反映的是哪种制度?这两种制度下分别按照什么来继承最高首领的位置?哪一朝代的建立体现了这两种制度的交替?

材料二



(2)材料二是哪个朝代哪一制度的示意图?图中高高在上的是谁?这一制度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材料三中的“新皇帝”指的是哪位皇帝?由材料分析这位皇帝是怎样治理广阔的国土的?这种方式和材料二的制度在官员任免上有何显著的区别?它开创了什么模式?
(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制度创新的感悟。
2023-02-13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