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微观现象解释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
C.CO和CO2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D.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水分子的体积减小
2 . 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组成(或结构)相互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物质性质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B.氧化汞、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它们得到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C.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种类不同
D.氢氧化钾溶液、石灰水都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是因为它们都含有OH
3 .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
选项事实解释
A水汽化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B氧化汞和汞是两种物质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C加热氧化可得到汞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原子是可分的
D氧气与臭氧(O3)的混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A.AB.BC.CD.D
2020-11-0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练习化学试题
4 .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D.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
2020-06-1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1
5 . 如图为气体扩散的演示实验装置(甲、乙、丙为该装置的三种放置方法),两个瓶内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中间用玻璃板隔开,实验室抽去隔板然后观察发生的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段时间后,两个瓶子都将呈红棕色B.该实验证明了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C.丙装置最具有说服力D.乙装置变色最慢
2019-11-09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五四制)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6 . 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世界,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塞,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气体可以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小
C.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增大
D.不同的酸溶液虽然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也存在差异,这与酸根阴离子不同有关
2016-11-2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7 . 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
A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夏天,湿衣服晾干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
D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A.AB.BC.CD.D
2016-04-2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靖城中学九年级上第二次独立作业化学试卷
8 .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事 实解 释
A二氧化碳吸入过多,会使人窒息死亡二氧化碳有毒,要小心
B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微粒间的间隔变大了
C用搜救犬搜救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分子在不断运动
D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A.AB.BC.CD.D
2015-12-1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共同体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
9 . 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
选项事实解释
A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混合后分子变小了
B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在其溶液中都含有OH
C氮气常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化肥硫酸铵不能和熟石灰混放或混用硫酸铵和熟石灰发生中和反应
A.AB.BC.CD.D
2013-08-15更新 | 8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天津卷)化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