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_____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   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
步骤③的现象步骤⑥的现象步骤⑦的现象结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2)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步骤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步骤⑥需用到的主要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
(4)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
【拓展】要探究步骤⑤做过催化剂的CuO其它化学性质,还应补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写一种)。
2022-09-17更新 | 27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2 . 小明同学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查阅资料】①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②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1)图A中,镁带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氧化镁比镁条的质量大,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相等的原因是______
(2)写出图B实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用图C做实验,完全反应后发现指针偏______(填“左”或“右”),如何改进实验装置______
3 . 如图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再向试管口的棉花团上滴一些浓氨水.

(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A、B、C三处的酚酞溶液由__(填A、B、C或C、B、A)顺序先后变成__色。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
4 . 在学习常见的酸和碱的知识后,某兴趣小组对物质的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探究一】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CO2通入NaOH溶液中无明显现象,CO2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呢?小组同学对此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常温下,NaOH、Na2CO3在水、乙醇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氢氧化钠碳酸钠
极易溶易溶
乙醇易溶微溶

【实验一】
小组同学设计了多角度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装置已连接好,气密性良好,止水夹a和b已关闭,部分仪器已略去)。
【温馨提示】
CO2与乙醇不反应,本实验条件下CO2在乙醇中的溶解忽略不计。
(1)把注射器I中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注入充满CO2的三口烧瓶中,轻轻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把导管d移出石灰水,打开止水夹a、b,再从导管c端往三口烧瓶中鼓入N2,目的是____。过了一段时间后,先把导管d放入澄清石灰水中,接着关闭止水夹a,再把注射器II中的稀盐酸注入三口烧瓶中,观察到三口烧瓶中产生气泡,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实验从_____(填“生成物”或“反应物”)角度证明了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2020-11-06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5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金属M表面会被锈蚀,于是他们一起探究金属M锈蚀的原因。经检测,锈蚀物中除含有M元素外,还含有C、H、O三种元素。
(1)甲同学依据锈蚀物中的组成元素,推测空气中_____肯定参加了反应,但不能确定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参与反应。为了确认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参加反应,设计如图系列实验,你认为其中必须要做的对照实验是_____(填字号)。

若观察到_____(填现象),证明氧气参加了反应。
(2)若金属M是铜,铜器据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生成绿色铜锈,它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铜Cu2(OH)2CO3)。小组同学欲探究Cu2(OH)2CO3的性质。
查阅资料:①Cu2(OH)2CO3的化学性质与Cu(OH)2和CuCO3混合物的性质相同
②Cu(OH)2受热分解生成CuO和H2O,CuCO3的化学性质和CaCO3相似
③白色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
结合以上信息分析Cu2(OH)2CO3加热分解产物为_____
【实验探究】
为进一步验证Cu2(OH)2CO3受热分解产物,从如图中选择部分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实验结论】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
2020-08-05更新 | 786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6 . “鱼浮灵”是常用的化学增氧剂,主要成分是过氧碳酸钠(2Na2CO3•3H2O2),溶于水能迅速增加水体溶氧量,提高鱼苗及活鱼运输成活率。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鱼浮灵”的化学性质、增氧原理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a.过氧碳酸钠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其水溶液中含有Na+、OH-、CO32-、H2O2
b.Na+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c.相同温度下,pH相同的溶液,OH-的浓度也相同。
探究一   过氧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解释(化学方程式)
1.取样,溶于水,滴加_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取样,溶于水,加入二氧化锰粉末 _______ _______
探究二“鱼浮灵”增氧原理
【提出问题】过氧碳酸钠溶液中的哪种微粒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
【猜想假设】猜想一:CO32-   猜想二:OH-猜想三: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相同温度下,进行H2O2溶液以及H2O2溶液中分别加Na2CO3、NaOH的实验,测定相同时间内溶液的pH、溶解氧含量(mg/L),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1234
试剂H2O2H2O2+Na2CO3 H2O2+NaOHH2O2+NaOH
pH6.018.148.149.26
溶解氧6.449.119.1110.97
【实验结论】对比实验数据,证明猜想_______正确。
【反思交流】设计实验2、3的目的是_______
7 .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研究带火星木条复燃与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的课题中,采取了以下实验步骤:
集气瓶,向只集气瓶中分别装入的水,并用毛玻璃片盖住,依次编号为
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用制取的氧气通过排水法将上述号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号瓶中,把观察到现象和计算数据,填入下表.
集气瓶标号
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微亮很亮复燃复燃
试回答下列问题:
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以计)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相应的字母).
.只有在纯氧中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带火星的木条就能复燃
.只要有氧气存在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上述实验表明:物质燃烧的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请你再举一例,将实验内容和实验现象填写在下表中: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___ _________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2014·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
8 .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1)A是氢气或甲烷的燃烧实验,点燃前必须 __________
(2)B实验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
(3)C是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中的过滤操作,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4)D是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此装置的最大优点是 __________
2016-11-28更新 | 2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赤峰卷)化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