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不同的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H2O2和H2O化学性质差异大,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氢元素和氧元素化学性质差异大,是因为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钠元素和镁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中子数不同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列各组物质名称(或俗名)、化学式及分类均正确的是
A.消石灰、Ca(OH)2、碱
B.苏打、NaHCO3、盐
C.高锰酸钾、KMnO4、氧化物
D.干冰、H2O、氧化物
3 . 重庆一中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完成相关实验。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2)锥形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右侧烧杯中无气泡冒出后,同学们再次向锥形瓶中加入稀盐酸。由于加入稀盐酸过多,锥形瓶内液体沿导管进入右侧烧杯中。断开连接的导管,待其充分反应后,最终发现烧杯内的红色溶液变为无色溶液(不浑浊)。该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什么?
猜想1:NaCl                                          猜想2:NaCl、CaCl2
猜想3:NaCl、HCl、CaCl2                      猜想4:NaCl、Na2CO3
①经分析,甲同学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②为验证其余猜想,乙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内容现象结论
取样品少许于试管中,加入CaCO3粉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3成立

③丙同学认为还可以选择其它药品,也能得出猜想3成立的结论。他可以选择的药品有_____(填序号,下同)。
A.Cu(OH)2          B.NaOH            C.Mg                       D.AgNO3
④根据猜想3成立,推测整个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___。(提示: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4 . 某同学完成如图所示三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实验都有大量白烟生成,此成分的化学式均为_____________
(2)实验一中,最终倒流进集气瓶中的水体积偏小,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__(填序号)。
A.红磷的量不足                           B.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C.装置气密性不好                       D.弹簧夹未夹紧
(3)实验二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冷却至室温后,打开锥形瓶上的胶塞放置一段时间,再重新盖上胶塞,天平指针将_______(填“偏左”、“偏右”或“不偏转”)。
(4)关于实验三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铜片的作用为导热
B.烧杯中热水的作用仅为隔绝氧气
C.对比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可证明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D.对比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可证明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5 . 铜能与硝酸溶液反应,且浓度不同,产物不同。现将一定质量的铜逐渐加入144g浓硝酸中,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随铜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1)硝酸铜中,铜、氮、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2)反应过程中生成的NO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硝酸浓度过低时,反应基本停止。经测定,实验结束后得到的混合溶液中溶质HNO3的质量为25.2g,求原浓硝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0.1%)
6 . 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1)P点的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1℃时,将20g乙投入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________
(3)10g丙在不同温度时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如图2所示。则t3℃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________(填序号)。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1℃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溶液
C.t2℃时,将50g乙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125g
D.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7 .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分子_____________
(2)生理盐水中溶质的阴离子
_________________
(3)标出生石灰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固体混合物为原料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能源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1)目前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均为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可燃冰是一种外观似冰且能燃烧的物质,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同年11月3日,将其列为新矿种。写出可燃冰中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如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能源与环境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为治理雾霾,应禁止使用煤
B.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
C.使用乙醇汽油,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D.目前没有大量使用氢能源,是由于其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使用不安全
9 . 从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中提取铜有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6CuFeS2+13O2 3Cu2S+2Fe3O4+9SO2;Cu2S+O22Cu+SO2
(1)操作①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
(2)反应b为化合反应,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经检测,产物中不含氧和硫,且Cu的质量分数约为47%,写出反应b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法一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
(4)与方法二相比,方法一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答一点)。
2018-11-07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定时作业化学试题
10 . 《国家宝藏》是央视于2017年底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节目中展示了大量中华瑰宝,其中有大量金属材料。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有_____(填序号,下同)。
A 越王勾践剑     B 曾侯乙编钟               C 洛神赋图          D “瓷母”釉彩大瓶
(2)越王勾践剑因剑身镀有含铬金属而千年不变形、不生锈,镀铬的作用有_____
A 隔绝空气        B 增强硬度                 C 增强导热性               D 提高耐磨性
(3)皿天全方罍堪称是“方罍之王”,是古代青铜器的一种,青铜是由铜与锡(Sn)制成的合金。现有铜丝和锡丝,下列能探究二者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试剂有_____
A 稀盐酸            B 硫酸铜溶液             C 硝酸银溶液               D 氯化镁溶液
(4)铝是近几十年来应用仅次于钢的金属。将一定量的铝条投入硝酸锌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填物质名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