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77 道试题
1 . 某研究性小组的同学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后,提出问题:“测定水的组成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经过讨论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邀请你对此展开研究。

已知:①该装置气密性良好,B、D中所装药品足量且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
②加热条件下,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式为
探究过程如下:
I.称量已装入相关药品的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m1、m2
Ⅱ.连接装置A、B、C,将足量的锌和稀硫酸分别装入锥形瓶和长颈漏斗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再连接装置D,点燃酒精灯;
Ⅲ.待玻璃管内黑色固体完全变为红色时,熄灭酒精灯,直到玻璃管冷却;
IV.再次称量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m3、m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稀硫酸不能用稀盐酸代替,其理由是___________
(3)依据实验所得数据计算,水的组成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用m1~m4的字母表示)。
(4)误差分析。按上述实验步骤(假设生成的水完全被D装置吸收)测得水的组成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如果有误差,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片区联考九年级(五四学制)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题
2 . 物质在溶解时速率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硫酸铜为例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假设】
(1)假设一:温度因素;温度越高,硫酸铜晶体溶解速率越快。
假设二:搅拌因素;搅拌能加快硫酸铜晶体溶解速率。
假设三:颗粒大小因素;______
【进行实验】
(2)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在2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注入温度相同的100mL水,再同时向烧杯中各加入一药匙颗粒大小相同的硫酸铜晶体,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在搅拌的情况下,硫酸铜晶体溶解得______(填“快”或“慢”)假设二正确

【反思评价】
(3)在上述因素中,能改变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______
(4)用分子观点解释温度的影响______
(5)在本实验中搅拌能加快晶体溶解速率的原因______
(6)要使试管里的固体加速溶解,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3 .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
某学校初中甲、乙两个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下列实验活动。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两组同学按相同的方案首先向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分别滴加硫酸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1)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同学们认为试管①、②和试管③、④中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分别相同的,请你写出试管③、④中发生反应而减少的微观粒子符号;______
实验后同学们将4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一个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废液)。同学们对废液产生兴趣,打算对其溶质成分进行探究,然后再进行处理。
(3)甲组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看到溶液中产生气泡,则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现要求将甲组废液处理呈中性再排放,请你写出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______
(4)乙组同学也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硫酸,看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乙组废液中一定没有的离子是______(填符号),写出废液中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物质化学式______
【探究活动二】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厂以一种镁矿石(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其它成分忽略)为原料制备的主要流程如图:

查阅资料: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见下表。
阳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9.17.61.9
沉淀完全时的11.19.73.2
请回答下列问题:
(5)溶于稀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6)为了让镁矿石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提高原料利用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填字母)。
A.将镁矿石粉碎B.降低反应温度C.用稀硫酸多次浸泡

(7)选用调节使转化为沉淀,而不选用的原因是______
(8)加氧化镁调节后溶液的范围是______(用不等式表示)。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九年级中考模拟预测物理·化学试题-初中化学
4 . 某学校初中甲、乙两个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下列实验活动。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探究活动一】
两组同学按相同的方案首先向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分别滴加硫酸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1)四支试管中产生的相同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2)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同学们认为试管①、②和试管③、④中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分别相同的,请你写出试管③、④中发生反应而减少的微观粒子符号:________
【探究活动二】
实验后同学们将四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一个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废液)。同学们对废液产生兴趣,打算对其溶质成分进行探究,然后再进行处理。
(4)甲组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看到溶液中产生气泡,则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现要求将甲组废液处理呈中性再排放,请你写出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________
(5)乙组同学也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硫酸,看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乙组废液中一定没有的离子是________(填符号)。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黑河、大兴安岭地区)中考升学模拟大考卷(四)化学试卷
5 . 小明同学想在实验室用NaOH溶液与CO2气体制取Na2CO3溶液。但是经过检验,发现很难得到纯净的Na2CO3溶液,在老师的帮助下查阅了相关资料,制定了计划。
【查阅资料】
①CO2通入NaOH溶液时极易因CO2过量而产生NaHCO3,且无明显现象。
②NaHCO3溶液煮沸时不会发生分解反应;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不反应。

【制取步骤】
①量取两份50mL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备用。
②用一份50mL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2气体,至CO2气体不再溶解。
③小心煮沸②溶液1~2分钟。
④在得到的③溶液中加入另一份50mLNaOH溶液,使其充分混合。
【实验探究】
(1)步骤③的作用是________,步骤③和步骤④能否颠倒?_______,理由是______
(2)若实验中溶液的体积控制的不准确,则制得的Na2CO3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
(3)为检验制得的溶液是否为纯净的Na2CO3溶液,请你与小明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制得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显中性的CaCl2溶液________溶液中含有Na2CO3
将上步实验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将滤液分成两份取其中一份加入足量的________无气泡产生制得的溶液中不含_______
取另一份加入__________________制得的溶液中含有NaOH

【结论】所制得的不是纯净的Na2CO3溶液。
【评价与反思】
(4)小芳同学认为可以用过量的Ca(OH)2溶液替代CaCl2溶液进行以上实验,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6 . 小明同学在学习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之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来参与他的探究过程,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做甲图所示实验时,当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立即停止滴加稀盐酸,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做乙图所示实验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实验后,小明将甲、乙、丙中的无色溶液均倒入洁净的废液缸,发现废液明显变浑浊且呈红色。废液变浑浊,是因为倾倒前丙中的溶液含有NaOH和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提出问题】使废液变成红色的物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只有Na2CO3
猜想二:只有NaOH
猜想三:NaOH和Ca(OH)2
猜想四:NaOH和___________
以上猜想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猜想___________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验证猜想】
(4)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少量废液缸中的上层红色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后发现试管中的上层清液仍为红色,由此证明了猜想___________成立。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中考质量监测化学试卷
7 . 同学们对“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进行实验探究,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思路】
(1)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_______,观察到的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实验现象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伴有吸热、放热、发光等能量变化。
(2)CO2溶于水无明显现象,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3)设计“探究物质间是否反应”的实验方案的依据是: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性质差异。
【提出猜想】猜想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猜想二: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实验设计】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设计如下实验:(已知稀醋酸可使紫色石蕊变红)
序号实验设计
向第一朵纸花喷稀醋酸
________。
将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将第四朵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i.“实验设计②”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
ii.“实验设计③”的目的是_______
【进行实验】进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支持猜想二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反思交流】实验探究“无明显实验现象时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核心思路有_______(填字母)。
A.设计对比实验       B.控制实验条件              C.获取事实证据             D.逻辑推理判断
8 . 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盐酸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银白色固体表面产生气泡,固体减少,放热,_______
(3)将C、D试管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由该实验现象可知,C试管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写名称),同学们将烧杯中的物质过滤,对所得滤液中离子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离子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悦彤同学的猜想:;一诺同学的猜想:;婷婷同学的猜想:;浚琪同学的猜想:_______
【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_______同学的猜想不正确。
【设计实验】
悦彤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滴加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自己的猜想成立
【评价与交流】芃芃同学经过思考认为悦彤的实验设计不正确,她觉得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出溶液中的离子成分,她选取的试剂是下列中的_______(填序号),最终得出一诺的猜想成立。
A.硫酸钠溶液       B.稀硫酸       C.氯化钙溶液
【归纳与总结】同学们经过上述实验,总结出酸的一些化学性质,酸能与活泼金属、_______反应。(填物质类别)
【拓展与提升】为了达到无公害排放,小崔实验小组的同学向C、D反应后的100g滤液中,加入50g 14.2%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蒸发结晶得到23.4g NaCl,(假设各步操作都很严谨)。则100g滤液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024-06-17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校九年级中考三模综合试题 -初中化学
9 . 化学小组为验证某些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做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
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硝酸钡、硝酸钠、硫酸钠溶液均为中性。
②碱性溶液中含有大量
③碳酸钡、硫酸钡均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且硫酸钡不溶于酸。
【探究一】如图所示,分别向三支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不同溶液,边滴加边震荡。

【现象分析】
(1)试管①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试管②中有气泡产生,试管③中出现白色沉淀,写出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实验结论】试管①中未反应,试管②和试管③中一定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反思与交流】
同学们不同意试管①中未反应的结论,于是向其中滴入几滴酚酞试剂,观察到溶液为红色。证明这两个试管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2)小明同学根据“试管①中溶液呈红色”,认为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小明的理由是:________
【废液处理】
实验后,小亮同学将上述三支试管的“废液”全部倒入一洁净的大烧杯中,充分混合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呈红色。
【讨论与交流】
(3)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的离子有(填离子符号)________
【探究二】
(4)小宾同学为进一步确定上层清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取少量上层清液:加入稍过量的硝酸钡溶液,振荡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为红色
再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振荡白色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为无色

【得出结论】
(5)根据实验现象,上层清液中的溶质含有________(除酚酞外)。
(6)若酸碱盐之间发生反应,则一定有________生成。
(7)判断上层清液中含有的理由是:________
2024-06-1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肇东市十校初中毕业年级联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10 . 化学课外小组进行以下两个实验活动。
探究一
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生理盐水,操作步骤如图。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A.④⑤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④③⑤D.③④①②⑤

(2)如图⑤称量过程中,若指针左偏,你应该采取的操是________
(3)用量筒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则配制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探究二
某蛋糕包装中常使用一种防腐剂,其标签如图所示,同学们对这包久置的“防腐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品名:防腐剂
成分:铁粉:生石灰等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CaO、
【实验探究1】
(4)甲同学的方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________,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溶液变红固体中一定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钙
(2)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一定不含
(3)将步骤(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________固体中一定含有

【反思与评价】
(5)甲同学实验中步骤(1)的结论不合理,正确结论应是________
(6)甲同学实验中步骤(2)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7)甲同学实验中步骤(3)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实验探究2】
乙、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8)乙同学实验中又能得出固体样品中一定还含有________,仍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该物质是________
丙同学又经过实验测得上述残留固体中含钙物质的总质量为1.6g,滤渣B中质量为1.0g,滤渣C质量为1.0g。
【实验结论】
(9)综合上述实验及所给数据,久置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
2024-06-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肇东市十校初中毕业年级联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