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84 道试题
1 . 胃酸过多会引起不适,不同病症需要服用不同的抗酸药。实验小组同学对抗酸药选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抗酸药主要利用有效成分与胃液中的过量盐酸反应,药品用量一般为1~2片(约0.5g~1g)。
2.氧化镁和氧化铁均属于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的原理相似。
3.胃蛋白酶是胃中唯一的消化性蛋白酶,当pH为3~5时活性较好,当pH超过6时,因变性而失去活性。
4.理想抗酸药应具备起效快速,避免产生气体刺激溃疡面等特点。
【进行实验】
I、是否引起胃内压强的变化
锥形瓶中模拟胃酸过多的环境。将气球中的抗酸药加入锥形瓶中、

装置及药品

序号

抗酸药

现象

1-1

氢氧化铝片气球无明显变化

1-2

碳酸氢钠片气球明显膨胀

1-3

铝碳酸镁咀嚼片气球无明显变化

1-4

氧化镁粉末气球无明显变化
Ⅱ、是否引起胃内温度和pH的变化
利用图1进行实验。向4个烧瓶中分别加入抗酸药,打开恒压滴液漏斗,滴加0.37%的足量稀盐酸。传感器测得的相关结果见图2、3、4。

【解释与结论】
(1)碳酸氢钠在生活中除治疗胃酸过多外,还是______________的成分之一。
(2)I中,1-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氧化镁粉末、氢氧化铝片分别与盐酸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氧化镁粉末的反应会引起温度上升B.反应后溶液均显碱性
C.都是发生中和反应D.均有水生成
(4)由上述实验可知,铝碳酸镁咀嚼片的优势有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药品用量在1~2片内,针对“严重胃溃疡患者”不建议选用的抗酸药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
昨日更新 | 2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和答案
2 . 某品牌威化饼干的配料如图所示,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部分成分进行相关探究。

【查阅资料】
①饼干制作烘焙过程中,配料中的碳酸氢钠全部受热分解转化为碳酸钠,而碳酸钠不分解。
②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实验准备】
称取质量为m的饼干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将滤液通过半透膜渗析(除去蛋白质等有机物),得到待检液,将待检液平均分为甲、乙两等份。
任务一:定性验证饼干样品中的有关成分
【实验验证】
(1)请完善下面的表格: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Ⅰ.取少许待检液甲于试管中,滴入过量稀硝酸________产生饼干中含有碳酸钠
Ⅱ.向步骤①反应后溶液中滴入少量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饼干中含有____

【交流讨论】
(2)小组有同学认为可以把步骤I中的稀硝酸改为稀盐酸。经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定量测定饼干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用待检液乙进行如下实验。主要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②通入一段时间N2;③称量装置C的质量为m1;④滴加稀硫酸充分反应;⑤再通入一段时间N2;⑥称量装置C的质量为m2

【实验分析】
(3)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实验结论】
(4)该饼干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m、m1、m2表示)。
7日内更新 | 9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3 . 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俗称“碱石灰”,是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碱石灰在空气久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而变质。
某实验小组为确定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流程:

请你参与探究过程:
(1)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一”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
(2)溶液B成分的探究:
【查阅资料】①Ca(OH)2、Na2CO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②CaCl2溶液呈中性。
【做出猜想】溶液B中溶质可能为:
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Na2CO3;④Ca(OH)2___________
【设计实验】甲、乙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并进行探究:
甲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一支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___________,则溶液B中含有Na2CO3
乙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为了进一步确认溶液B中是否含有NaOH,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另取少量溶液B于第三支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②过滤,在滤液中滴加___________①有白色沉淀生成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猜想③正确
实验步骤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向样品中加水时还放出大量的热,综合以上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一定有NaOHB.一定有Na2CO3
C.一定有CaOD.至少有NaOH、CaO中的一种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化学(云南卷03)-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押宝卷(云南卷)
4 .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学习了豆腐的制作,主要流程如图。

【原料认识】
(1)黄豆是制作豆腐的主要原料,表中是某黄豆的主要营养成分信息,其中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填序号)。
营养成分糖类蛋白质油脂
每100g含37.3g33.1g15.9g9.2g
A.糖类B.蛋白质C.油脂D.水

【反思总结】同学们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以下因素会影响豆腐出品率(制得豆腐与所用黄豆的质量百分比)。
(2)磨浆时黄豆与水的质量比
实验后,同学们绘制如图图像。由图可知,磨浆时黄豆与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时,豆腐出品率最高。

(3)点卤时凝固剂与黄豆的质量百分比
实验序号凝固剂与黄豆的质量百分比豆腐出品率
11.5%点卤后形成豆花少,豆腐压制不成型
22.0%豆腐出品率270%
32.5%豆腐出品率217%
43.0%豆腐出品率213%
53.5%点卤后形成豆花较碎,豆腐不易压制成型
①有同学认为“凝固剂与黄豆的质量百分比越大,豆腐出品率越高”,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这一观点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②把卤水(凝固剂与水的混合物)均匀分散到豆浆中,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拓展延伸】实践基地的凝固剂有CaSO4和MgCl2,本次实践使用的是哪一种?
【查阅资料】20℃时,CaSO4的溶解度是0.255g,MgCl2的溶解度是54.6g。
【进行实验】20℃时,取1g凝固剂于试管中,加入10g水,充分振荡,完全溶解。
【实验结论】
(4)本次使用的凝固剂是_______(填化学式)。请写出一个能生成该凝固剂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7日内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中考化学真题
5 . 土壤是生物和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重要环境。保证土壤质量的安全,才能保证农业产品及其质量安全。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当地土壤的现状、产生原因、危害及保护进行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检测土壤的酸碱性
(1)取少量土壤样品,将土壤样品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用pH试纸测澄清液体的酸碱度,发现该地土壤pH>7,呈碱性。下列部分操作过程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充分搅拌B.测定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


C.对比标准比色卡

任务二:调查盐碱地土壤形成的原因及成分探究
【查阅资料】
(2)①自然原因:降水量少,地势低洼,河流以及海水倒灌,盐类物质越积越多;
②人为原因:过度开采地下水,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等。下列属于氮肥的是___________ (填标号)。
A.KNO3B.NH4ClC.K2SO4D.Ca2(PO4)2

盐碱地养分的有效性低,不利于作物的生长。
【咨询老师】盐碱地中常含有较多可溶性的Na2CO3、NaCl、 CaCl2、Na2SO4 中一种或多种。
【推断预测】
(3)同学们均认为一定含有Na2CO3,原因是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4)①所加稀的X溶液是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②写出产生白色沉淀A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该盐碱地土壤中含有Na2CO3、NaCl、 Na2SO4
任务三:土壤的保护
【项目总结】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认识到了土壤保护与治理的重要性。
【小组交流】
建立灌溉和排水系统,通过灌溉和排水来冲洗土壤中的盐分;
改良耕作方式,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5)使用化学改良措施,可以向该土地中施加___________(填标号),以减轻土壤中Na2CO3对农作物危害。
A.NaOH溶液B.碳酸水C.CaCl2溶液D.浓硫酸
7日内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一模化学试题
6 . 在学习盐的性质时,老师带来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

以下为酸碱盐溶解性表(室温)的一部分

OH-NOCl-SOCO
K+
Na+
Ba2+
探究一:溶液M的溶质是什么?
(1)溶液M的溶质可能是Ba(OH)2_______(写化学式)。
(2)为了确定溶液M中的溶质,同学们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现象为______,溶液说明溶液M中的溶质不是Ba(OH)2
探究二:老师取一定量溶液M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
(3)写出溶液M与碳酸钠溶液混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清想与假设】猜想一:NaCl、Na2CO3
猜想二:NaCl
猜想三:_______
【实验验证】甲同学进行了如表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_______正确

【总结与交流】
(4)若要验证甲同学的实验结论,还可以选用的物质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硝酸钡溶液B.氯化钾溶液C.稀盐酸D.氢氧化钙溶液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中考6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7 . 纯碱工业始于18世纪,我国化学家侯德榜为纯碱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纯碱的性质及用途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探究纯碱的性质——Na2CO3溶液呈碱性
【查阅资料】
①溶液呈碱性,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
②Na2CO3在水中全部解离出Na+和CO
③CaCl2溶液呈中性,Ca2+、Cl-对溶液的酸碱性没有影响。
【提出猜想】
(1)猜想一:H2O单独起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二:___________
猜想三:CO与H2O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呈碱性
【实验探究】
(2)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I.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猜想一不成立
Ⅱ.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猜想二不成立
Ⅲ.①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
②向①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CaCl2溶液至过量
___________
②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三成立

【实验分析】
(3)②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4)同学们和老师交流得知,Na2CO3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为HCO、OH-___________
任务二:探究纯碱的用途一一用于生产洗涤剂
【查阅资料】Na2CO3可用于生产洗涤剂,Na2CO3呈碱性,可清洗油污,溶液碱性越强,去污效果越好。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继续对影响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的因素进行探究。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10%的Na2CO3溶液,并测定在不同温度下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编号
溶质质量分数/%2%2%2%6%6%6%10%10%10%
溶液温度/℃204060205060204070
溶液pH10.9011.1811.2611.0811.2711.3011.2211.4611.50
【解释与结论】
(5)实验①②③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6)要证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pH变化关系,可选择的3个实验编号是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卷
8 . 果蔬洗涤盐既能去除水果和蔬菜表面的农药,又能杀菌、去小虫。小璇同学发现家中有一袋果蔬洗涤盐,其说明书如图所示。她对配料表中的成分很好奇,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展开了化学探究之旅。

任务一:检测果蔬洗涤盐水溶液的酸碱性
(1)取少量果蔬洗涤盐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得到果蔬洗涤盐溶液,用pH试纸测得该溶液的,则该果蔬洗涤盐溶液显___________性。
任务二:探究果蔬洗涤盐的成分
【查阅资料】
I.果蔬洗涤盐中含有几种常见的钠盐,成分可能是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Ⅱ.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硝酸钙溶液呈中性。
Ⅲ.碳酸氢钠溶液不与硝酸钙溶液反应。
(2)【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
①取少量果蔬洗涤盐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硝酸钙溶液,过滤______果蔬洗涤盐中含有碳酸钠
②取①中滤液,滴加_______溶液溶液变为红色果蔬洗涤盐中含有碳酸氢钠
③取①中滤液,先加入过量稀盐酸,再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果蔬洗涤盐中含有氯化钠

【反思与评价】
(3)小璇同学认为上述方案不能证明果蔬洗涤盐中含有氯化钠,理由是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4)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产生白色沉淀,同时还生成纯碱和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在生活中碳酸氢钠不仅可用作果蔬洗涤盐,还可用作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表述与交流】通过实验探究,同学们认识到化学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2024-06-1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9 .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
(1)向盛有5mL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红。再向其中慢慢滴入稀盐酸,溶液变无色。
小组成员对于所加盐酸是否过量提出了疑问,于是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作出猜想。
猜想一:NaCl
猜想二: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为了验证其猜想,同学们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锌粒___________猜想二正确,证明盐酸过量

(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有同学触摸到试管外壁,感觉有温度变化。小组利用温度传感器得出反应时间与溶液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同学们得出结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放出___________
(4)查阅资料得知,在中和反应中溶液的导电性也发生变化。已知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成正比。小组通过电导率传感器得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过程中的电导率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①m点溶液中单位体积内离子数___________n点溶液中单位体积内离子数(填“>”“<”或“=”)。
②如图表示该反应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微观粒子示意图,按时间先后排列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

(5)交流与反思
①从微观视角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在溶液中,酸解离出的H+和碱解离出的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结合生成水。
②要验证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盐酸是否过量,除以上方法外,使用下列哪些物质也能达到目的?___________(填序号)
A.硝酸银溶液     B.镁条     C.铜丝     D.pH试纸
2024-06-14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玉溪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10 . 牙膏是生活中常用的口腔清洁用品。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如何制作牙膏很感兴趣,在老师的帮助下,对认识口腔环境、选择牙膏摩擦剂、探究牙膏中酸碱度调节剂的成分并测定其含量以及动手制作牙膏的过程进行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口腔环境
【查阅资料】口腔中牙齿周围的食物残渣若不及时清理,经口腔中微生物的发酵会产生乳酸。乳酸过多时会造成牙齿脱矿,使牙釉质疏松、软化、耐磨性降低,造成牙齿过度磨损。
(1)市售牙膏中常含有摩擦剂和酸碱度调节剂,通过分析资料可知牙膏中加入摩擦剂的目的是去除_______
任务二:选择牙膏摩擦剂
(2)目前主流的摩擦剂主要有水合硅石(主要成分是SiO2)和碳酸钙。两种摩擦剂各有优缺点。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两种摩擦剂的形貌如图所示,水合硅石对牙齿的磨损较小,原因是_______,最后同学们决定选用水合硅石作摩擦剂。

任务三:探究牙膏中酸碱度调节剂的成分并测定其含量
市售牙膏中常用的酸碱度调节剂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为探究某市售牙膏(摩擦剂为水合硅石)中所用酸碱度调节剂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已知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牙膏中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
(3)【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①取少量该牙膏于试管中,充分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_______牙膏中含有碳酸氢钠
实验②向实验①反应后的试管内加入足量水,充分振荡,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牙膏中含有碳酸钠
【反思评价】实验结束后,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②不严谨,请你说明理由:_______,同学们改进实验后得出该牙膏中所用酸碱度调节剂为碳酸氢钠。
【继续实验】为确定该牙膏中碳酸氢钠的含量。设计如图所示实验。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碳酸氢钠的含量为20%。
【交流反思】
(4)若实验中选用稀盐酸,可能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5)橡胶管的作用有:①平衡气压;②_______
任务四:动手制作牙膏
(6)按照水合硅石50%、碳酸氢钠20%、甘油15%、草莓香料10%、水5%的配料完成牙膏制作。还可以在牙膏中加入适量含_______(填元素符号)物质,可以有效预防龋齿。
【成果分享】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们学习到了自制牙膏的方法,理解了化学对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并提高人类生活质量,领略化学学科的魅力。
2024-06-1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定心卷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