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40 道试题
1 . 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该装置存在处问题,请进行改进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图2是利用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有关的性质实验。

①实验一: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实验二:向装置中通入二氧化碳,甲中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变___________色;乙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化学(云南卷03)-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押宝卷(云南卷)
2 . 用以下装置探究碳及其氧化物的某些性质。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
(2)B装置内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4)E装置中玻璃管内的化学反应中_________(填化学式)发生了还原反应。
(5)F装置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F装置除了吸收CO2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
(6)在实验过程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不仅能生成铁,还可能生成少量氧化亚铁。实验前在E中放入氧化铁质量为1.6 g,氧化铁全部反应完后,E中固体质量可能为_______(填字母)。
A.1.22 gB.1.40 gC.1.65 gD.1.82 g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化学(云南卷01)-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押宝卷(云南卷)
3 .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填空。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棉花团的作用___________
(3)当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仪器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若用装置F检验CO2溶于水呈酸性,瓶内应盛放___________
(5)瑞利和拉姆塞两位科学家在利用氨氧化原理进行实验时,所需氨气的制取反应原理如下:2NH4Cl(固体)+Ca(OH)2(固)CaCl2+2NH3↑+2H2O。
已知空气、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和溶解性如下:
物质空气氨气
密度/(g/L)1.2930.771
溶解性/极易溶于水
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帮助两位科学家选择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收集氨气的装置是___________。(填上表装置图的编号)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化学(云南卷02)-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押宝卷(云南卷)
4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很多种,从“低碳”的角度分析,最佳的方法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利用该方法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看到______说明已收集满。
(3)F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
(4)用如图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Y型管右侧石灰水的作用为_______
②实验中可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为_______
2024-06-17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白塔校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化学试卷
5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用B装置收集氧气,体现了氧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停止加热时,为防止倒吸,应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填“熄灭酒精灯”或“把导管移出水面”)。
(3)用上述收集的O2完成如图C所示的实验,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
(4)某同学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向装置甲中通入空气,甲中的热水压入到乙中,甲、乙中的白磷均燃烧。由液面降低后甲中白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______;由热水进入后乙中白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
2024-06-17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中考化学真题
6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应从___________(填“b”或“c”)端通入。
(3)装置C与装置B相比的优点是___________
(4)下图为改进后的微型实验装置,可对O2和CO2气体相关性质进行研究。

①先同时挤压胶头滴管B和胶头滴管C,控制相同液体量滴加于球形容器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MnO2 迅速分解产生O2               B.球形Ⅱ比球形Ⅲ中反应剧烈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蜡烛b和蜡烛c燃烧,而蜡烛a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最后挤压胶头滴管A,将足量稀盐酸滴入球形I中,观察到蜡烛c先熄灭,蜡烛b后熄灭,原因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CO2密度比空气大       B. CO2不支持燃烧        C. CO2本身不可燃
2024-06-17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一模化学试题
7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结合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
(3)如果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m”或“n”)口通入。
(4)跨学科实践
用如图自制“制氧机”制备O2

【资料】过碳酸钠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Na2CO3和H2O2;Na2CO3易溶于水。
【操作】在左瓶中依次加入适量水、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
【现象】左瓶中黑色粉末翻腾、液体浑浊,瓶壁温热;右瓶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评价】①左瓶中的二氧化锰在该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___________作用,实验结束后可通过___________、洗涤、烘干等操作回收二氧化锰。
②右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2024-06-15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玉溪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8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填标号)。
(3)完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如下图),集气瓶底部加入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小蕊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固定装置省略)。

①步骤I:连接好仪器,将导管放入盛有新制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乙中。打开K1和K2,向甲中加入过量浓盐酸。关闭K1,观察到乙中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始终不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
②步骤II:将导管从乙中取出,放入丙中,关闭K2,观察到有液体进入丙中,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最终观察到丙中液体为________色。
2024-06-1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9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用A作为发生装置,改进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既能收集O2又能收集CO2的装置是______
(4)若用B制取二氧化碳,为除去制得的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将气体通过装置E。E中的液体药品由左至右依次可以是足量的______(填序号)。
A.饱和NaHCO3、浓盐酸B.饱和NaOH、浓硫酸
C.饱和NaHCO3、浓硫酸D.澄清石灰水、碱石灰

(5)小蕾同学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看到B处________的现象,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C处________(填“上”或“下”)端木条先熄灭。
2024-06-13更新 | 1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和答案
10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I.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是必备的化学素养。

(1)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填字母序号,从A-E中选择)。
(3)若用装置F收集O2时,应从装置F的__________(选填“m”或“n”)口处通入O2
II.在化学实验中Y型管的使用能增强实验的对比性,增添实验的趣味性。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Y型管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进行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4)图1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左侧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右侧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_______
(5)图2所示实验中,一段时间后,缓慢倾斜Y型管,将右侧的稀硫酸部分倒入左侧,依据_______(填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Zn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
(6)图3所示实验中,根据Y型管左右两侧现象对比,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2024-06-1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中考6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