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金属和金属矿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对下列词语、成语或俗语中蕴含着的科学道理解释正确的是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熔点很高
C.点石成金说明化学反应改变了元素种类D.“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明金刚石硬度大
2024-01-0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私立初中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黄金的熔点高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物质的状态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D.“釜底抽薪”——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2024-01-1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段性检测(三)化学试题
3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成语、俗语、诗词中隐含丰富的化学知识或者能够用于说明化学问题。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釜底抽薪”体现燃烧需要______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下列能源可以“春风吹又生”的是______(填序号)。
A.氢能B.石油C.风能D.煤炭
(3)“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桑叶中富含Ca、Fe、K等元素,其中能预防贫血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4)“凿开混沌得乌金”我国西汉时期已知用煤炭炼铁,工业炼铁的原理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丝绸光彩何曾悔,东方高路天涯地”其中丝绸属于______。
A.金属材料B.合成纤维C.复合材料D.天然纤维
(6)“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大豆等农作物生长期间常需施加一些肥料。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填序号)。
A.B.C.
2024-05-2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4 . 对下列俗语、成语、诗词蕴含的化学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煸风点火”——扇风能使火燃烧更加旺盛,利用的是增加氧气的浓度,促进可燃物燃烧
B.“水火不容”——水能灭火,利用的是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合金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
D.“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闻到阵阵花香,体现分子在不断运动
2024-05-2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二模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初中化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有关解释错误的是
A.“沙里淘金”与“百炼成钢”蕴含的化学原理不同
B.“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D.“釜底抽薪”——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2024-05-1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松峰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化学试题 -初中化学
6 . 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有关解释错误的是
A.“釜底抽薪”一一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一一分子在不断运动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一一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D.“人要实,火要虚”一一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燃烧得更旺
2024-04-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2023年九年级一诊考试理综试卷 -初中化学
7 . 对下列俗语、成语、诗词蕴含的化学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利用的灭火原理是去除可燃物
B.“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高,所以不怕火
C.“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合金硬度比组它纯金属大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在高温煅烧下,石灰石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8 . 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
(1)“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说明在商周时期就重视调味,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主要采取蒸发结晶的原因是_______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请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花香的原因_______
(3)“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中蕴含着炼钢的方法,即将生铁不断煅烧捶打而成,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
(4)“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体现了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常以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5)“人要实,火要虚”说明要想使可燃物充分燃烧,需要增大可燃物_______
2024-01-2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9 . 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木已成舟”与“铁杵成针”都属于物理变化
B.“真金不怕火炼”——黄金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C.“火要虚”是说氧气浓度越高,可燃物燃烧越旺
D.“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扑鼻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023-07-2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丁湖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很多成语、俗语或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花香四溢”、“酒香不怕巷子深”均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C.“烈火焚烧若等闲”为物理变化
D.“釜底抽薪”和“钻木取火”都体现了燃烧的条件
2022-05-03更新 | 7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陕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区曲江二中中考五模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