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硫酸做干燥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40 道试题
1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鉴别NaCl溶液和稀硫酸滴加酚酞溶液
B除去CO2中混有的水蒸气将混合气通过NaOH固体
C除去O2中混有的水蒸气将混合气通过浓硫酸
D检验贝壳中是否含有碳酸盐加适量的稀盐酸
A.AB.BC.CD.D
7日内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2 .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干燥氧气B.验证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C.比较黄铜和纯铜的硬度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7日内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3 .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E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上述仪器中,制备并收集时需选用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从A∼F中选择),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下列干燥剂中,可用于干燥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混合物)B.浓硫酸C.氢氧化钠固体

(4)用G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 . 化学探究不仅激发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也能提高学习能力,有助于开发同学们的智慧潜力。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含有哪些成分?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含有一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猜想二: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猜想三:含有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查阅资料】
①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②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③氢气与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收集证据】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并进行了实验。

(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为混合气体中有_______
(2)装置C中的药品为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为除去二氧化碳气体,防止干扰后面的实验。装置D中应放_______,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
(3)反应后装置E玻璃管中_______粉末变为黑色,F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还存在的气体是_______
(4)装置H的作用是_______
【实验结论】
(5)猜想_______正确。
【实验反思】
(6)经过讨论,同学们将如图1装置进行了简化。只用如图2所示装置并自选必要试剂就能完成探究(假设每步都完全反应)。实验过程中点燃玻璃尖嘴导出的气体,干燥的凉烧杯内壁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应补充的最后一步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

7日内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5 . 纳米零价铁在环保领域应用广泛。
I.制备纳米铁粉
(1)已知氢气与菱铁矿(主要成分为)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能得到铁、水及二氧化碳,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Ⅱ.探究所得固体成分
【提出问题】氢气与碳酸亚铁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
(2)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_____
【查阅资料】
①氢气具有还原性,能够冶炼金属。
②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会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剩余固体成分(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探究,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3)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
(4)向装置A中加入稀硫酸后,A中产生气泡且溶液变为浅绿色,甲同学判断猜想一正确,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合理,理由是_____
(5)观察到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_____(填实验现象),E中固体变蓝。
【实验结论】综上所述,猜想三正确。
【反思交流】
(6)若去掉装置E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固体中含有
Ⅱ.处理水体中的氮、磷

(7)热处理后的纳米铁粉能够除去地下水中的磷元素,或者热处理纳米铁粉的除磷率以及如图2所示。分析:温度为_____时、_____(填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处理效果更好。
(8)纳米铁粉能处理水体中的硝态氮。
在酸性条件下,纳米铁粉与反应生成和水,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中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_____
6 .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合理的是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比较Ag和CuSO4溶液混合前后的质量关系
B.分离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加入Na2SO4溶液,过滤,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
C.除去N2中的O2和水蒸气: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灼热的碳网
D.证明NaOH与稀盐酸能反应:在稀盐酸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再逐滴加入过量的 NaOH溶液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测试卷
7 . 实验探究活动: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化学社团学生对CaH2的制备和性质进行探究。
【阅读资料】①用H2与钙加热制得CaH2
②钙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
③CaH2要密封保存,遇水反应也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
【CaH2的制备】设计的制取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
(2)制备CaH2实验结束后,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有气泡产生,在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显蓝色,该同学据此判断:实验中确有氢化钙生成,其他同学提出结论不一定正确,原因是_______
【CaH2的性质探究】
(3)取少量上述装置C中的CaH2样品加入到足量的碳酸钠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请写出反应时生成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社团学生继续对滤液中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做出如下猜测: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Ca(OH)2
猜想三:NaOH、Na2CO3
猜想四:NaOH、Ca(OH)2、Na2CO3
经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为了进一步验证猜想三,小实同学提出往滤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若无气泡产生,则猜想三不合理,小外认为该方案不严谨,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
【定量分析】
(5)取制得的CaH2样品1g(杂质为未反应完的Ca)加入到足量的溶液Na2CO3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CaCO3质量为2g,则该CaH2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8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Ⅰ)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知识的核心之一。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过氧化氢溶液不适合选C装置的原因:__________,制氧气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从长颈漏斗中应加入__________(填药品名称)。如果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要用到E、F装置,正确的连接方法是(用导管口代号b、c、d、e表示)a、__________
(4)如图所示,向集满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旋紧胶塞,上、下持续振荡一定时间。充分振荡后,试管内压强__________试管外大气压强(选填“>”或“=”或“<”)。

(Ⅱ)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5)图1是探究合金的性质,合金熔点一般比纯金属__________(填“高”或“低”)。
(6)图2是探究物质溶解能力差异的实验,高锰酸钾__________(填“难”或“易”)溶于汽油。
(7)图3是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
9 .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B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氧元素点燃,观察是否有水生成
C除去MnO2中的KCl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除去氯化钾中的氯酸钾加入适量二氧化锰后,加热
A.AB.BC.CD.D
7日内更新 | 7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陇南市中考模拟联考物理、化学试卷(三)-初中化学
10 . 金属铜在空气中久置会形成一层绿色的“铜锈”,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已知碱式碳酸铜受热会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小明设计了以铜锈为原料采用不同途径制备金属铜的转化流程如图(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B、F为气体。

(1)D的化学式为______
(2)若G的浓溶液可做干燥剂,写出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该转化关系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4)F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九年级中考三模物理·化学试题-初中化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