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燃烧和灭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753 道试题
1 . 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要检验纯度
B.一旦发现火险,要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C.如果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要立即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D.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此时应调小进风口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5月份调查问卷九年级理化综合试题-初中化学
2024九年级·江苏苏州·专题练习
2 . 运动员受伤时,医生常用氯乙烷(C2H5Cl)喷雾来镇痛和局部麻醉。常温常压下氯乙烷是一种有醚类气味的气体,沸点为12.3℃,加压压缩为无色、低黏度、易挥发液体。着火点为519℃,爆炸极限(体积分数)为3.16%~15%。下列关于氯乙烧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压氯乙烧液化会吸热,且分子体积减小
B.喷在伤口处迅速汽化,产生“冰冻”效果
C.氯乙烷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D.氯乙烷储存包装张贴等标志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押苏州卷第9-12题 单项选择题-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题号押题(苏州专用)
3 . 以下为某校开展的项目式学习。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1是“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实验,固体通常保存在___________(选填“广口”或“细口”)瓶里。
(2)图2是“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若反应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使其显酸性的离子是___________(填写微粒符号),小华发现反应停止后天平指针向右偏转,该反应_____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在老师启发下,同学们认识到要通过该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必须在___________的容器中进行。
(3)图3是“蜡烛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实验,图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剪刀剪断烛芯也可以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十校联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4 . 作为中学生应该具备应对火灾的安全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遭遇燃气泄漏情况时,打开抽油烟机或排气扇进行通风
B.扑灭电器失火不可用水基型灭火器
C.遭遇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离着火区域
D.遇到室内起火,不可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初中学业水平第二轮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5 . ZB是常用的阻燃剂。已知:
Ⅰ、用硼酸合成ZB,ZB的组成会受温度等合成条件的影响。
Ⅱ、ZB受热,先释放出水;当温度高于350℃,生成和和固体;继续升温到400℃以上,熔化为玻璃态物质。
(1)ZB能起阻燃作用的原因是______(写一种)。
(2)为评估102℃时合成的ZB的阻燃性能,进行木材粉末灼烧残重实验,某温度下,灼烧质量相同的两份干燥的木材粉末(一份经ZB处理),测量残留固体质量,调整温度,重复实验,得到木材粉末灼烧后固体残留率(w)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2。

          

(注:;残留固体质量已扣除ZB的残余质量)
请判断图2中哪一个粉末是经ZB处理的,并说明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3)为寻找阻燃性能最佳的ZB的合成温度,应开展的实验是______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海南侨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6 . 燃烧是最常见的化学反应,了解燃烧的秘密才能更好地调控燃烧。
【燃烧的必要条件】
如图1是某化学小组同学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固定仪器已省略)。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 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前,白磷 A 与红磷 C 放置的位置要尽量拉开距离,其目的是 __________
【充分燃烧的条件】
(3)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原理是 __________ ,并利用收集的氧气进行铁丝燃烧实验。记录数据及信息如下表:
实验编号
氧气浓度(体积分数)34%47%60%73%86%
直径0.2 mm铁丝不燃烧稍有燃烧剧烈燃烧剧烈燃烧剧烈燃烧
直径0.5 mm铁丝不燃烧不燃烧不燃烧稍有燃烧剧烈燃烧

(4)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得出:
①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浓度越高,燃烧越剧烈。请再举出符合这一结论的其他实验事实: __________
②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__________有关。
【燃烧的应用】
如图2是小组同学设计的可燃性粉尘爆炸实验。
(5)密闭容器中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其作用是 __________。下列物质的粉尘不适合用于此实验的是 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煤尘     B.泥土       C. 面粉          D. 镁粉            
(6)小组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过于用力挤压打气筒时,爆炸效果反而一般,猜测原因可能是因为粉尘浓度太大,使__________减小。
(7)空气里含有可燃性粉尘的施工车间中,为防止发生爆炸事故,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禁止烟火;② 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二)
7 . 科学思维是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示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两者的化学性质相似
B.归纳: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就一定能燃烧
C.分析:水电解时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推理: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押武汉卷选择题第5-6题-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题号押题(武汉专用)
8 .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只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C.验证NaOH能否和CO2反应D.探究铁的锈蚀是否需要氧气
A.AB.BC.CD.D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南宁第二十六中学中考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6月)
9 .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错误的是
A.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的含量B.探究铁生锈的条件C.比较温度对分解制速率的影响D.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A.AB.BC.CD.D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海南侨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10 .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Y形管设计了以下几个创新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1,可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的结论
B.实验2,管口处气球的使用体现了绿色化学理念
C.实验2,a、b处的现象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实验3,慢慢倾斜Y形管,将右侧的稀硫酸部分倒入左侧,可得出Zn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