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燃烧和灭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754 道试题
1 . 明末清初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最早介绍了黄铜的冶炼方法:“凡铜供世用,出山与出炉,只有赤铜()。以炉甘石(主要成分为)或倭铅(Zn)参和,转色为黄铜。”以下是模拟黄铜生产的工艺流程图。

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中“粉碎”炉甘石的目的是_______
(2)加入木炭粉,是利用木炭粉的_______性。
(3)用炉甘石“火法”冶锌的工艺原理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押湖北省卷第16-17题 流程图题、计算题-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题号押题(湖北省卷专用)
2024九年级·湖北·专题练习
2 .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间体系,更包含丰富的民俗现象。请回答问题:

(1)“立春”:春风起,花香浓。闻到阵阵花香说明______(微观解释)。
(2)“清明”:清明祭,青烟起。人们祭祀时会点燃檀香,将檀香掐断,即可灭火,其原理是______
(3)“秋分”:浮选种,增收成。农业上常用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在配制该溶液的过程中,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操作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
B.转移时有NaCl固体洒落
C.量水时仰视读数

(4)“冬至”:冬至到,吃饺子。虾仁水饺中虾仁富含的营养素(除水外)为______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押湖北省卷第14-15题 化学与生活常识、材料阅读题-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题号押题(湖北省卷专用)
3 . 某同学发现一种蜡烛吹灭大约5秒后会重新复燃。于是对这种“吹不灭的蜡烛”产生兴趣并进行如下探究。
初步探究:蜡烛复燃的原因
【查阅资料】
①“吹不灭的蜡烛”烛芯里包裹了一层由铜、铁、镁中的一种金属制成的合金,其着火点为150℃。合金中的其他成分化学性质稳定。
②蜡烛燃烧时温度约为550℃~600℃。
【进行实验】
为确定该合金中金属的成分,同学们展开了以下探究
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实验1取出烛芯内的合金,用砂纸打磨呈银白色
实验2取少量打磨后的合金于试管中,滴加适量 ,观察现象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生成,溶液为无色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可确定合金中的金属不是 ___
(2)实验2,加入的试剂是 ___,得出“合金中的金属是镁”的理由是 ____
(3)蜡烛吹灭后,又复燃的原因是 ___
继续探究:蜡烛复燃所需时间的影响因素
【进行实验】用棉线(均为12根拧成一股)分别裹上不同质量的金属颗粒和金属粉末,制成直径为0.5cm的蜡烛,分别记录蜡烛复燃所需时间。
组别第1组(金属颗粒)第2组(金属粉末)
实验序号
金属用量g0.050.100.150.050.100.15
复燃所需时间s未复燃5494.7持续燃烧
【解释与结论】
(4)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 ___
(5)对比第1组和第2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___
【反思与评价】
(6)若继续探究蜡烛直径对蜡烛复燃所需时间的影响,其实验方案是 ____
【实际应用定量计算】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押广州卷第20题 非选择题-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题号押题(广州卷)
4 . 2024年4月9日,上海一小区门口电动车自燃引发火灾。从安全角度考虑,下列场所应张贴的安全图标不正确的是
A.居民楼电梯口B.运输汽油的油管车
C.学生宿舍D.面粉厂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模拟冲刺联考二模化学试题
5 .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探究接触面积对实验速率的影响探究燃烧需要氧气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设计

选项ABCC
A.AB.BC.CD.D
昨日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江门市实验中学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6 . 用如图实验验证的性质(隔板将烧杯隔成A、B两部分)。

(1)实验室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将二氧化碳缓慢倒入烧杯,观察到燃着的蜡烛熄灭,从灭火原理的角度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
(3)此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中考第九次测试化学试题
7 . 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或橙色时,应调大炉具进风口B.用干冰进行食品保鲜
C.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在煤炉上放一盆水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第六十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六月月考八年级综合试题 -初中化学
8 . 认识燃烧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做好消防安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只要与空气接触就会燃烧
B.用嘴吹灭蜡烛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C.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浇灭
D.发现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然后开窗通风
昨日更新 | 5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九地市初九年级中考模拟联考(二) 理科综合试卷-初中化学
9 . “生命宝贵,安全第一”。下列情况的灭火方法或原理错误的是

选项

实例

方法

原理

A

森林发生火灾

开辟隔离带

隔离可燃物

B

家用电器着火

用水浇灭

降低温度

C

酒精洒在桌上起火

用湿毛巾盖灭

降低温度,隔绝空气

D

图书馆图书失火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降低温度,隔绝空气

A.AB.BC.CD.D
昨日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真题
10 . 灭火器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防设施,某兴趣小组同学以泡沫灭火器为主题开展如下探究。
【教材实验再现】小组同学利用碳酸钠溶液和浓盐酸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使用灭火器时,将装置倒置,浓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后,喷出含有的泡沫。

(1)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Ⅱ中当泡沫“黏附”在燃烧物表面后,起到_______的作用,即可灭火。
(3)老师带领同学们了解了使用灭火器的方法,图2中灭火器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字母)。

【拓展探究】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梳理出泡沫灭火器可用的原料方案如下。
方案原料(试剂)理论依据
1碳酸钙固体和稀盐酸生成,蒸发吸热,有生成
2碳酸钠溶液和浓盐酸较快速、产生
3浓碳酸氢钠溶液和浓盐酸快速、大量产生

(4)从灭火效率考虑,你认为方案_______(填序号)不可行。
(5)从上述资料中分析可得出制作泡沫灭火器的原料应满足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答两条)
【延伸探究】为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小组同学用数字化技术测量密闭容器中等体积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3),记录实验过程中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4。

(6)通过计算分析,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对应的是曲线_______(选填“甲”或“乙”)。
(7)实验中要获得可靠的数据,必须要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
(8)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时,除比较相同条件下,产生的体积分数外,还可以比较_______
昨日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廉江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