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声音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9 道试题
1 . 科学老师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实验过程中用抽气机逐步抽出装置内空气。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抽气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是由于音调变低的缘故
C.电铃发出的声音尖锐刺耳,说明其声音音调高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一结论可以由实验直接得出
2024-05-06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中心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
2 . 如图,甲实验: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乙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将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若在月球(真空环境)上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实验是(  )

A.甲实验
B.乙实验
C.甲、乙实验都能
D.甲、乙实验都不能
2024-05-0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中心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
3 . 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声音马上消失,这是因为(  )
A.声音传播的速度小了B.声音被手吸收了
C.声音传播的速度变大了D.鼓面停止了振动
2024-05-06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中心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
4 . 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2024-05-06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中心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
5 . 如图所示,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是(  )
A.扬声器播音时泡沫粒跳动B.抽出空气铃声减弱
C.音叉发声溅起水花D.大钟发声球被弹起
2024-04-3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绣湖中学2023—2024学年科学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 试卷
6 . 俗话说“开水不响,响水不开”。开水真的不响吗﹖同学们对此进行研究,得到了老师的帮助,同学们分成若干组在实验室烧水进行实验,他们用温度计、数字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dB是声强的单位,数值越大,声音越响。)每隔2分钟分别测量水的温度、烧杯旁声音的强弱,其中某一组测量结果如表:

水温℃

21

40

60

70

80

85

90

95

M

声强dB

37.5

38.0

40.5

43.4

46.8

52.9

54.4

55.2

52.8

现象

无气泡

无气泡

有小气泡产生

少量气泡上升

上升气泡增多

大量气泡上升

水面有气泡形成

更多小气泡形成,水变浑浊

沸腾

(1)水沸腾时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所示,请填写表格中M的数据是___________℃;

(2)小启想要得到声音最响时水的温度为多少,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他认为当温度为95℃时,响度最大,并不准确,请你帮他在此实验基础上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可以得到声音最响时水的温度。___________
(3)如图2所示为小启另做的一个实验,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位置,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时甲瓶内水___________达到水的沸点,乙瓶内水___________沸腾;(均填“能”或“不能”)
(4)你认为以下关于“响水不开,开水不响”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声音大的时候,水并不开,等声音不响了,水就开了;
B.开水并非不响,只是相对于最响的时候,声音略小一些而已。
2024-03-20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启正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模拟试卷
7 . 为研究声音的传播,按如图组装仪器并操作。

(1)接通电源后,可以听到电铃发出声音,看到电铃在振动;
(2)开动真空泵后,可以听到铃声逐渐________(变轻/变响/不变);看到电铃________(选填“振动”或“不振动”);
(3)关闭真空泵,让空气慢慢回到罩内,可以听到铃声逐渐________(变轻/变响/不变);
(4)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随着钟罩内空气逐渐抽出,罩内空气的粒子数会逐渐减少,使传播声音的介质也逐渐________(增加/减少);由此推测:当钟罩内抽成真空时,声音________(可以/不可以)传播,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024-03-1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民办未来科技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8 . 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实验如图1:轻敲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图2是耳的构造示意图,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外耳道→________→听小骨→________→听觉神经→听觉中枢。

2024-03-1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民办未来科技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9 .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产生的条件B.声音传播的条件
C.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D.响度大小的影响因素
2024-03-1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民办未来科技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10 . 如图所示是某款智能音箱,其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可通过网络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点播歌曲、了解天气等,也可以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比如打开窗帘、设置空调温度等。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智能系统可根据语音指令完成相应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音箱靠扬声器纸盆的振动发出声音
C.当接收“大点儿声”的指令后,纸盘振动加快
D.播放音乐时,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
2024-03-1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学海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