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685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周天子分封天下,诸侯国林立,《吕氏春秋•观世》谓“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到战国后期仅剩秦赵等七大强国。这种变化反映出(     
A.分封制的逐渐强化B.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C.郡县制的逐步推广D.民族交融逐渐显现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三)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论制度,宋代大体都沿袭着唐旧。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知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他们种种措施,自始就不断有人反对。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材料三   军机处为清代所独创……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发出的诏旨不通过内阁,而是兵部直接发出,称为“廷寄”,保密性强,办事效率高,成为皇帝加强统治的得力工具。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太祖、宋太宗“把相权拿归自己”的措施,并指出这一措施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一到图二发生的最大变化。据材料三、指出军机处的特点。
(3)综上所述,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趋势。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面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粮食总产量变化表(部分)。这一时期粮食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年)19701978197919801985
产量(亿斤)4300600066423205637911
A.土地改革的进行B.农业合作化运动
C.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押题卷(四)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经济格局、贸易文化交流的变迁

古代世界近代世界现代世界
自古以来,沟通东
西方贸易的陆上和海
上路线, 大部分均在阿
拉伯人占领的范围之
内,阿拉伯商人是主要
的亚欧贸易的中介商。

公元1500 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 揭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从那时起, 分散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

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也随之最终确立起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1995年成立的④促进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也在全球治理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事件: ①_________事件: ② ___________事件: ③______________事件: ④ ____________

材料二 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演变趋势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局面

世界格局: ①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外交政策及国际地位:
               以“美苏”为中心的世界局面

世界格局: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外交政策及国际地位:
               “一超多强”的世界局面

示例: 世界格局③_多极化趋势____
中国外交政策及国际地位: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外交布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体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材料三   环顾全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远远超过一时一事、一域一国之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团结,分裂?和平,冲突?合作,对抗?各国人民都需要作出重要抉择。

——摘编自《学习强国》

(1)根据材料一提示写出对应影响世界经济格局、贸易文化交流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和示例写出①②世界格局的名称,并对①②世界格局演变下中国外交政策及国际地位变化进行描述。
(3)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影响世界百年变局的主要因素。
5 . 【世界格局】

材料一   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重点是地缘政治,大国以军事实力向外拓展生存空间、划分势力范围、组建军事集团等手段实现其国家利益。冷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际关系的重点是地缘经济,在地缘经济中构成力量的主导因素是经济、科技、信息、生态环境。在地缘经济的影响下,国际关系的格局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

——摘编自张旺《地缘经济因素对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但是,中国、欧盟、日本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或国家联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概括冷战时期和冷战后国际关系重点的变化。依据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化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原因,并简析多极化趋势带来的积极作用。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黄石市实验中学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6 . “冷战的兴起”、“北约与华约的对抗”、“苏联解体到多极化趋势”等信息反映了(     
A.世界殖民体系瓦解B.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与挫折
C.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7 . 创新和转型能够为人类社会创造出彩的历史华章,但同样也布满着荆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5世纪以来的历史看,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普遍趋势是从农业社会的王朝国家转化为现代民族国家。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如何利用原有王朝国家的资源来构建新的国家体系,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英国人在这一过程中,曾经历过激烈的冲突和斗争,最终作出了明智的选择,他们在逐步收回王室实权的同时保留了王室。

——摘编自陈晓律《君权变化的政治含义——英国近代政治转型的观念基础》

材料二

日本在6世纪末部民制出现危机,起义斗争频起。646年孝德天皇继位后颁布《改新之诏》,一场向大唐帝国学习的社会变革运动全面展开……这样,日本成功实现了从落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全面转型,甚至取得了在儒家文化圈仅次于中国的国际“站位”。

——摘编自孙立祥《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

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

——摘自苏静主编《知日》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中国曾有两次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要转型。第一次完成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彻底扫清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第二次,我们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开始了经济体制的转变。

——摘编自任仲平《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是如何创造性实现近代政治转型的。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的哪两次改革?从背景、影响角度比较这两次改革的共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中国两次“历史性转变”开始的标志,并简述1978年至本世纪初经济体制转变(或改革)的主要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转型的认识。
8 . 构建知识框架能够让知识清晰明了。根据下列知识框架的相关内容可知其主题是(     

A.一战后的世界格局B.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C.冷战后的世界趋势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
2024-06-13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三校联考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9 . 货币是商品流通的媒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金属货币中外交流]

材料一   日本社会上最初流通使用的钱币,应该是遣唐使带回的开元通宝等钱币。708年,仿照开元通宝铸造“和同开珍”。……自奈良朝以来,日本政府虽曾多次铸钱,终因减重且粗制滥造,民间皆不愿用。至平安朝时,因与宋朝贸易频繁,宋钱开始大量流入日本。宋钱制作精美,信用卓著,日本民间皆非宋钱不用,遂使宋钱通行日本全国。这种现象延续六百多年直到明朝万历后期始告结束。日本开始自铸铜钱不再从中国输入钱币了。……日本古代的钱币文化深受中国影响……日本最初是受中国的影响开始使用钱币,后来自铸钱币也完全是以中国钱币为模本。

——改编自王永生《中国古代货币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日本铸造使用钱币的历史经历了哪两种阶段?并指出“宋钱通行日本全国”的原因。依据材料对划线部分内容进行解读(一点即可)。
[中外纸币各美其美]

材料二

图一:北宋四川地区发行的纸币“交子”图二:美洲巴哈马1992年发行的纸币,纪念被发现500周年图三:英国50英镑纸币,右侧人物为瓦特

(2)结合所学,分析图一中“北宋纸币”出现的原因(两点即可)。观察图片信息,图二和图三分别是纪念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概括中外三种不同时期的纸币产生的相同作用。
[货币流通经济冲突]

材料三   1781年至1793年,英国销往中国的工业品只有1600万元,仅及中国销往英国茶价的1/6,必须以白银来抵付贸易逆差。19世纪初,从广州流入的白银,每年约在100万两至400万两之间。1821至1840年间,中国平均每年流出500万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每年总收入的l/10

——摘编自李侃、李时岳等著《中国近代史》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上半期中国对外贸易经历的变化。结合所学,写出英国为应对此变化而采取的对策及其影响。
[百花齐放历史趋势]

材料四

欧元(Euro),是目前欧盟20个成员国的统一货币。票面由窗户、大门和桥梁三个基本建筑要素构成,分别代表欧盟之间的开放、合作与沟通精神。


(4)材料四中欧元的设计体现了二战后欧洲怎样的发展理念?结合所学,从欧洲和世界的不同角度概括材料四中国际组织的建立有哪些历史影响?

材料五

数字人民币e-CNY

数字人民币(字母编写为“e-CNY”),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2023年3月6日,数字人民币APP(试点版)“钱包快付管理”中新增“微信支付”,用户在微信小程序等场景支付时,可以选择用数币钱包支付了。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数字人民币”能够发行的因素。
(6)综合上述材料,从钱币在世界的流通中谈谈你的认识。
2024-06-1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五十二中赫行实验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世纪,砂糖生产的中心从伊斯兰教徒把持的东地中海地区,转移到葡萄牙所属的位于大西洋上的马德拉群岛、加纳利群岛和位于西非几内亚湾的圣多美岛。……欧洲人为了生产砂糖这种世界商品,在加勒比海斥重金建立种植园,并以猖狂的势头引入非洲奴隶来充当种植园的劳动力。……欧洲的砂糖承载着被灭绝的加勒比人和非洲黑奴的汗水和血泪,作为人人喜爱的一种世界商品从欧洲运往世界各地。

——《砂糖的世界史》

材料二   糖在较贫穷阶层消费量逐渐超过较富裕阶层。……很少工业比19世纪糖工业更明显的体现“科学和技术更密切的结合”。有机化学和化学工程被应用在种蔗园中。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亚洲主要产糖地区和欧洲之间的运费下降了多达63%。德国和东欧许多地方转向栽培甜菜。销售甜菜糖的国家补贴,推动此项工程。……1840—1850年间英国作为最大市场之一,糖价下降了30%。1900年加勒比海和巴西粗糖生产者只能拿到不及6年前价格的四分之一。……当糖的世界市场扩张,奴隶的解放是英属加勒比海蔗糖生产经济发生变化的结果。

——《中国:糖与社会——农民、技术和世界市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制糖业中心的发展。结合材料及所学,列举推动其发展的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糖价格的变化趋势。归纳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
(3)结合材料,归纳并说明上述时期制糖业发展历程的特点。
2024-06-10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建邺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