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87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定都原则

原则表现
要求建都之地要占据有利地形,努力做到固若金汤,易守难攻。
要求都城附近是富饶之地,以保证都城的物资供应。
便要求都城大致位于王朝全境的中心地区,或便于与各地联系的交通线上。
即“秀丽山川,天上人间,人文汇革,地下宫殿”。

——摘编自朱耀廷《定都与迁都——中国七大古都比较研究之一》

材料二   洛阳“河山控带,形胜甲于天下”,是古人理想的建都之所。洛阳的都城史长达1500年,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

                                                洛阳山川地形示意图
(1)据材料一,概括影响中国古代都城选址的因素。
(2)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洛阳在古代能够成为都城的原因。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多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2 . 隋唐时期是我国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学习时绘制年代尺是一种学习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代标尺示意图

材料二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将隋唐时期的年代标尺示意图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巢起义对唐朝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写出隋朝大运河以哪里为中心。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清朝统治前期,通过政治、经济、边疆治理等一系列措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更趋巩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右图是清朝边疆治理示意图,在“★”处采取的措施是(     

A.设置宣政院B.设置伊犁将军
C.册封渤海郡王D.册封五世班禅
昨日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多校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图为“汉武帝解决封国问题示意图”,据此可知(     

A.地方与中央的矛盾已得到根除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诸侯国势力削弱,中央集权加强D.诸侯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5月中考道德与法治历史适应性考试题-初中历史
5 . 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整体理解历史。下列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A.古代欧洲文明的发展B.区域文明的多元发展
C.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D.古代亚非文明的多样性
6 . 下列辽、夏、宋、金对峙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江苏南京·专题练习
7 . 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江苏南京专用)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

15—18世纪,欧洲的殖民扩张是“以最残酷的暴力方式进行赤裸 裸的劫掠”,西班牙人在美洲开采矿山……英国人则从事贩卖黑奴的勾当。这一时期,北美沦为英、法的殖民地,拉美则被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征服,而亚洲则仅有若干沿海据点被占领,广大内地暂时还没有遭到殖民侵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上卷》


(1)观察图A中的航行路线,任选一位历史人物,列举其主要事迹。图A事件后,世界经济中心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一,概括15—18世纪欧洲殖民扩张的特点。

图B 1825年斯蒂芬森试验蒸汽机车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各国大力发展重工业,并逐步实现了工业化,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趋势的加强。在统治、控制落后国家的基础上,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从而实现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同时加剧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均衡化和各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平衡。

——摘编自何成刚主编《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世界近代史》

图C壁垒(漫画)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缩小了经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加速了经济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发达国家推行的不同类型的市场经济模式,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形势变化,正在进行调整、改革与完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转轨国家,也先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东西方由对抗走向对话,为全球经济发展与合作奠定了新的基础。

——摘编自程建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指出与图B成就有关的动力设备。根据材料二,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实现“世界经济整体化”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关系。
②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原因。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图C漫画反映出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做法。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店头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9 . 现代化也叫近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及更高阶段的转型过程是世界各国孜孜追求的发展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近代化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近代以来,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后,就把实现现代化作为不懈奋斗的目标,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努力探索并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李正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保证》

材料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示为某同学整理的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写出①处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④处事件使人类社会出现了哪一新的生产组织?
(2)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近代各种救国方案相继失败的外部原因是什么?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在近代走出的“中国式新道路”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哪些重要特征?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途径上有何突破和创新?综上所述,请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献计献策。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北美殖民地最终摆脱了英国宗主国的控制而获得独立,同时也进行了社会政治改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大型联邦制共和国。独立战争和改革二者构成了美国革命。美国革命与当时西欧社会政治躁动相互呼应,成为法国大革命的一个诱因。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英国在大西洋进行的“三角贸易”示意图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建立了国际新秩序……在这一体系下,战胜国瓜分了战败国的遗产,加强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剥削。通过华盛顿会议,美国取得了外交上的巨大胜利,这对美国势力的迅速扩张具有重大影响。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20世纪初,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材料三   二战结束以后,分别以美苏对峙两极为首的同盟国构成了战后国际关系的基石,形成了新的三大势力。其组合情况为,以美苏争霸为首,东西方对立、第三世界为中间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军事力量大大超过其他国家,他们以庞大的核武库为后盾,形成军事上两极对抗,经济上各成体系,社会制度截然不同,意识形态针锋相对。

——摘编自李文亚《浅析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雅尔塔会议三区头(前排从左至右是在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1)材料一图所示贸易中运往北美洲的主要“货物”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独立战争时期对美国有利的外部因素。依据文字材料,概括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并指出这次战争与法国大革命之间的关系。
(2)选取材料二表格中的任意一个事件(用序号表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生的背景(或原因)和影响。文字材料中的“国际新秩序”是指什么?有学者认为该秩序不具有稳固性。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明理由。
(3)从材料三图至文字材料反映出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大国关系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丹南五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