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556 道试题
1 . 学习历史要掌握时空观念。下列哪个示意图准确描述了辽、西夏与北宋井立的局面(     
A.B.
C.D.
今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事件之间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事件反映了这一点:

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

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

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材料二   到了近代,西方政治制度中的妥协机制是把各阶级、群体顺利纳入宪政体制的重要力量……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民王宪政的实践却显示出,没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妥协与利益让渡,他们的历史发展就无法蹚过深水区和激流区。

——摘编自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

(1)请在材料一中增加一个世界近代史上“思想解放”的历史事件,然后再从①—④中任选两个历史事件,用示意图的方式表述三者之间的联系。
(2)请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知识证明材料二的观点。
(3)综上所述,你从中获得了关于历史发展的什么认识?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中考历史学业测试模拟卷(押题卷)
3 . 海洋与陆地一样,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期间,丝绸之路被金、西夏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国。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伴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宋朝也增设机构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杭侃《两宋:在繁荣中沉默》

(1)材料一中,宋朝增设什么机构来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三角贸易”示意图

充满血腥气味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近代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前后400多年时间里,西方殖民者凭借经济和军事优势,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进行了异常残酷的殖民征服……引发这些区域人民的不断抗争。

——摘编自《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2)根据材料二,简述图中所示历史事件是如何影响世界人口的分布和流动的。并简述这一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西方列强的坚船在中国海域、江河肆意游弋;西方列强的利炮在中国的沿江、沿海肆意轰鸣;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使得中国海上藩篱尽失,海上国门洞开……腐朽、没落、苟安的清政府从本质上缺乏海权、海防意识,最终上演了一场场中国海上的历史悲剧。

——《中国海军史:晚清民国卷》

(3)阅读材料三,结合中国近代史,选择一例说明近代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的史实及影响。

材料四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殖民者正向东方拓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于是严格限制海上贸易。

——摘编自《九年级历史教学参考》

几百年来,遥远浩瀚的大海没有成为国家之间交往的阻碍,反而成为连接文明的重要纽带。中国愿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同各国,在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4)阅读材料四,谈一谈你的认识或感悟。
4 . 【“茶”的发展与传播】

材料一   茶起源于中国,汉唐时期即开始对外传播。在汉语中“茶”有不同的发音,随着茶叶海外贸易的扩展,“茶”字的不同发音传入亚、非、欧等地。北方以及广东地区“茶”字的发音形成今天世界上的cha发音系统;厦门方言发音形成今天的tea发音系统。明清时期,荷兰、英国主要从厦门进口茶叶。荚、荷语言中本无茶叶一词,于是直接借用厦门发音,将“茶”读作tea。

“茶”的两大发音系统在亚、非、欧三大洲分布示意图

——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

材料二   在英国,不分种族、不分男女老幼,每人每年平均需要1磅以上的茶叶。要是茶叶贸易中断,那么情况会很糟糕。17世纪末,欧洲上流社会刮起“饮茶风”。到了18世纪初,茶叶取代丝绸成为中国出口商品的第一大宗,欧亚贸易进入“茶叶世纪”。从1700年到1823年,英国进口中国茶叶,英国东印度公司共输出5300多万两白银到中国。茶叶贸易亦是英国财政的重要来源.英国社会鼓励消费茶叶。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期,正是因为酒和茶替代了受到污染的水,才使得欧洲人口死亡率下降。

——艾伦·麦克法兰《绿色黄金》

材料三   从1845年到1846年,英国输往中国的工业产品,与中国运往英国的茶相比,贸易逆差高达35%到40%,中国不需要英国的产品,但英国需要中国茶……茶叶价格完全由中国来决定,茶叶在充当等价物的时候,也是以茶叶基价为准的。

——摘编自周重林、太俊林《茶叶战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茶”的两大发音系统的形成分别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据材料二概括茶叶传入欧洲后给英国带来哪些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19世纪中期的中英贸易中,茶叶的价格完全由中国来决定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预测卷1
5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某班级同学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为主题,进行了如下探究学习。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识图明义,叙述过程
同学们根据收集到的研究材料,绘制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过程示意图:

【探究二】注重时序,归纳观点
同学们列表归纳了毛泽东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主要著作或观点:

时间

著作或观点

19272

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认为农民是农村革命运动的中坚

192810

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认为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19301

撰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要通过建立和发展红军、游击队和根据地来促进全国革命的高潮

1938

撰写《论持久战》,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

……

【探究三】依托教材,建构知识体系

(1)根据示意图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什么条件?
(2)根据探究二,指出1927年2月毛泽东针对中国革命现状提出了什么论断?结合所学知识,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创造了怎样的局面?
(3)根据探究三,概括此探究的标题。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认识?
综合题 | 适中(0.65) |
6 . 【敌后抗战】

材料一   在敌后战场上,随着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的迅速发展,也由于当时中国出现了空前的投降危险与抗战困难,1940年8月至翌年1月,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对日军的进攻。随着战役的展开,陆续参战的部队达到105个团20余万人,这就是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给日军的“囚笼政策”以沉重打击,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在抗日局面比较低沉时振奋了全国人民的信心。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下图为百团大战示意图。

(1)材料一阐述了百团大战的背景和意义,请任选一点(背景或意义)展开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百团大战所呈现的地域特征。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初中联盟2024年中考信息卷(2)历史试卷
7 . 下面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动荡”处的内容应是(     

A.国家产生B.政权分立C.文明曙光D.社会转型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金溪县第二中学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适应性考试卷(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某同学在课堂笔记中运用关键词记录的方法绘制了下面示意图。这些关键同聚焦的重要史事是(     

A.拿破仑战争B.经济大危机C.欧洲一体化D.东欧剧变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9 . 某班对“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成就”进行探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政策调整示意图

(1)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什么?此次会议的召开形成了哪一制度?
(2)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谁?请写出解放军好战士的代表一位。
(3)在这条线索中,A时间段进行的变革是什么?D时间段我国实行的农业政策是什么?
(4)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什么?
(5)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启示?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全真模拟试卷
10 . 东北,我们深爱的家乡,历经悠悠岁月,从古代部落纷争,到近代殖民与抗争,再到现代的工业化,见证了无数的变革与发展。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游牧纷争历史悠久】

材料一:下图是两宋时期政权并立示意图:

材料二: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殖民风云民族抗争】

材料三: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期,俄国始终扮演着一个伪善帮凶的角色.然而却从中国攫取到了最多的利益……俄国通过各种手段,割占了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不能忘记的中俄关系史》

材料四:历史遗迹是重要史料,承载了真实的历史信息。

【全力以赴迎接曙光】

材料五:文献纪录片《走进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拨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工业崛起迅猛发展】

材料六:下表为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比重和增长速度变化表。

行业变化1953年农轻重比例(%)1957年农轻重比例(%)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52.843.54.5
轻工业29.629.212.8
重工业17.627.325.4

【振兴东北共铸辉煌】

(1)请写出材料一中①②所对应的政权名称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所述是清朝进行了反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哪次战役后最终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3)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发生在哪一侵华战争前后?
(4)根据材料四的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东北地区开始“陷于日本殖民统治”的事件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5)材料五中的“三个战役”中解放东北全境,使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取得优势的是哪一场战役?
(6)材料六的表中“重工业”增长速度最快,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列举出这一时期我国在重工业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
(7)以所学史实为依托,就东北家乡的建设来讲,身为中学生的你有哪些良好的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