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576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如下表,是不同典籍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述。据此可知这些作者(     
文献评述
魏收《魏书》孝文慨慕华风,力变夷俗,始迁洛邑,根本既虚,随即崩溃,亦不过数十年,天下复还中国之旧矣。
欧阳修《居士集》七世至于孝文,而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
赵翼《廿二史札记》盖徒欲兴文治以比于古帝王,不知武事已渐弛也。
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孝文定鼎伊洛,务欲以夏变夷,遂至矫枉过正,宗文鄙武,六镇兵卒多摈弃之,有同奴隶。
A.都全面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B.都全面否定北魏孝文帝改革
C.他们评价时都遵循唯物史观D.他们评价时所站的角度不同
2024-04-25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 . 国策的调整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年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汉书》

“(宋太祖认为)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由于把社会主义必须消灭商品经济的观点付诸实施,结果使俄国在现实的实践中陷入困境,导致危机,列宁接受了实践的裁决,实行灵活开放的新经济政策……1929年底,斯大林认为:原来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已经不再能够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了.需要建立一套新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这种模式的组织力是极罕见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主题的转换,这种体制的潜力逐渐耗尽,弊端日益突出。

——何捷一《社会主义思潮与社会发展模式评述》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发展历程证明了。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不仅关乎农村的发展,也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内的一系列土地政策的变迁。总结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变迁的历史经验,对于我国发展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启示。

——王耀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变迁及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汉初、宋初统治者在治国政策上的调整及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列宁如何通过政策调整推动了国家的发展?评价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政策的调整。
(3)根据材料三,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土地政策的调整助推国家发展的基本历程,并据此归纳中国共产党调整土地政策的依据。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五校联考中考考前适应性模拟历史试卷
3 . 小明同学在复习历史时作了以下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和他一起进行探究学习。

【制作历史发展轴线】


(1)写出以上“历史发展轴线”上A、B两处政权的名称。

【探究历史发展趋势】

序号事件
1西汉设西域都护
2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3元朝设宣政院
4朱元璋废除丞相
5雍正帝设军机处
6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2)请将表格中的事件归纳成两个主题,并根据所归纳的两个主题对事件进行分类。(事件写序号)。

【评述历史人物功过】

“焚文书而酷刑法……以暴虐为天下始”

——贾谊《过秦论》

“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陆贾《新语·无为》

“法令烦僭(惨),刑罚暴酷,轻绝人命”

——班固《汉书·晁错传》

(3)概括上述材料对秦始皇评价的共同点。你是否同意他们的评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史实,说明理由。
2024-04-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历史的评价】

材料一

历史人物、事件、现象

历史评价

西周的分封制

有人认为分封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西周的统治范围

有人认为诸侯王具有较大的独立性,造成了后来的分裂割据

诸侯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

有人认为这些战争破坏了社会生产,造成了社会秩序的动荡

有人认为这些战争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国家统一

秦始皇

有人认为他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是千古一帝

有人认为他专制集权,统治严苛

材料二   汉武帝初期,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举荐贤才,给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 以汉武帝这样的雄才大略,还以汉文帝、汉景帝那样的恭俭态度对待百姓,就是《诗经》《尚书》里所称道的上古贤君也比不过他。……汉武帝穷奢极欲,刑罚繁重,横征暴敛,对内大兴土木,对外征讨四方,又信奉神鬼之说,“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很多人被迫作了盗贼,这与秦始皇没有多少不同。

——摘编自班固《汉书·武帝纪》、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二)

根据材料一,概括历史评价的方法;运用这一方法,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对汉武帝展开评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3-2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
5 . 小历同学围绕以“资本主义发展”为线索进行自主复习,请你参与,完成下列要求。
【整理知识卡片】

材料一

卡片1
知识点:①___________
领导人:华盛顿
重要文献:《独立宣言》
《1787年美国宪法》
影响: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卡片2
知识点:南北战争
领导人:林肯
重要文献:《宅地法》
《②_______》
影响: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楚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阅读史料】

材料二

变革使国王与英国的政治权力中心保持了法理上的距离后,反而真正成为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一个高贵、光荣和尊严的象征,这是是英国政治制度的一个创举,它既有效地削弱了国王的权力,又同时限制了现有政治精英膨胀的野心,使两者之间出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摘编自陈晓律《君权变化的政治含义》

日本新政府颁布了《五条誓文》,内容包括:一、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怠……《五条誓文》表明了日本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的决心。

——摘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评述人物】

材料三   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些改革意味着进步,或至少意味着维新。虽然各地极为不安的既得利益集团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也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四   拿破仑在致力于稳定法国秩序的同时,还试图统治整个欧洲。拿破仑的军队征服了伊比利亚和意大利半岛,占领了荷兰,使奥地利和普鲁士军队遭受到了羞耻的失败。拿破仑任命自己的兄弟和其他亲戚统治被征服地区,强迫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与自己结盟并承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填写知识卡片里的①②内容。根据2个知识卡片内容,归纳这两个历史事件对美国的共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政治制度的创举”指的是什么?日本政府在这次改革中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3)请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对拿破仑进行简要评述。(要求:对历史人物评价要全面客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2024-01-0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伴随着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并逐步发展,欧洲开始酝酿重大变革。某班同学以此为线索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一起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结构图示——梳理历史线索】
(1)请根据下面示意图的发展线索,把①②处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并简述②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影响。

任务二 【对比事件-—形成历史理解】
(2)概括示意图中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共同之处以及它们对欧洲发展产生的影响。
任务三 【构筑联系——理清历史规律】
(3)根据示意图,说明思想解放与制度创新之间的关系。
任务四 【阅读史料——简评历史人物】
(4)阅读下面名人名著的评述,结合具体史实,任选其中一位人物做简要评价。

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正是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才使他成为合众国的“国父”。

——易中天《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拿破仑)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说,他是一个人;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

——维多克•雨果

任务五【总结归纳—历史感悟】
(5)综上所述,归纳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2024-04-0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历史老师以“探秘秦朝”为主题,设计了以下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研读材料——分析统一条件】

秦地处中国西北部的渭河流域,这一地理位置本身有助于秦国获得胜利,因为渭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易守难攻。秦统治者可以进攻其他国家而无后顾之忧……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军队共交战65次,秦军的战绩是全胜58次,败北3次。

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1)根据材料,分析秦统一六国所具备的有利条件。
任务二:【剖析现象——寻找历史经验】

                                 图一                                                                                   图二
        
                                                                                                                               秦铜量                                           秦“八斤”铜权
                                     图三                                                                              图四
(2)观察四幅图片,指出秦朝巩固政权的措施。
任务三:【评述人物——形成历史认识】
(3)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自古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请结合下列材料,自选角度

不同朝代的文献中有关秦始皇的记载(部分)

朝代作者及文献有关秦始皇的记载
西汉贾谊《过秦论》焚文书而酷刑法……以暴虐为天下始
西汉司马迁《史记》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贽《藏书》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参考示例:

武则天统治时期,政治上,大力发展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经济上,轻徭薄赋,有“贞观遗风”。军事上,巩固和开拓了边疆。她在位期间,人口持续增长,为后来“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但是,任用酷吏,又崇信佛教,增加了人民的负担。总之,我们要全面客观地看待武则天。

2024-01-0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凤凰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欧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独特的文明发展进程,改变着自己,也影响着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
(1)从古代希腊、罗马到近代欧洲,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成果。请从下面两组图片中分别选择一项成就加以介绍,并归纳两组成果所体现的共同思想内涵。

(2)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请分别写出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并简述①②③④之间的内在联系。

(3)在欧洲历史舞台上能人辈出,他们有的居功至伟,也备受争议。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例结合史实加以评述。
A: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
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明的传播者”等。
B:1992年是他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4)以史为鉴,总结出推动欧洲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因素。
2023-12-0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欧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独特的文明发展进程,改变着自己,也影响着世界。请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赏析名作——挖掘内涵】



(1)从古代希腊、罗马到向近代过渡的欧洲,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成果。归纳第二组成果体现的思想内涵。

【构建体系——史料实证】



(2)根据体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些历史史实推动了“区域文明”向“全球文明”的过渡?

【解读人物——史论评述】

A: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好战的将领”“负贪婪的侵略者文明的传播者”等。B:1992年是他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3)在欧洲历史舞台上能人辈出,他们有的居功至伟,也备受争议。请从上表人物中任选一例结合史实加以评述。

【总结规律——提升认识】


(4)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推动欧洲社会发展进步的因素有哪些?
2024-03-0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7-18世纪,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来临,美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张老师以此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走近场景——追忆历史事件】

图一 来克星顿枪声                                                     图二 攻占巴士底狱


任务二【解读史料——对比法律文献】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独立宣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

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人权室言》


任务三 【评价人物一论证历史观点】

“华盛顿确实大有做国王的机会,但他最终辞职,拒绝做国王。这里华盛顿不贪恋权力的个人品德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约翰,亚当斯

“拿破仑致力于扫除旧秩序,贵族和教士失掉了他们的特权。拿破仑大军开到哪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宗教宽容的原则就传播到哪里。”

——欧洲史学家


(1)任务一的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概括任务二两部法律文献所反映的共同思想及其产生的共同影响。
(3)请从任务三任选一位历史人物,并结合具体史实对人物进行简要评述。
2024-01-0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仲元中学附属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