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京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需要通过 (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
2024-04-11更新 | 70次组卷 | 128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街道乐安中学(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把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这个学习主题是(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024-04-04更新 | 63次组卷 | 127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外国语学校(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9月学情分析集中练习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考古人员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已经学会(     
A.建造房屋B.使用火C.制作陶器D.种植水稻
2024-03-02更新 | 44次组卷 | 11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外国语学校(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9月学情分析集中练习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的种子等。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日燧人氏。

——《韩非子》

材料四: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义》

请回答: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为什么?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时代相当于我国哪两个远古居民生活的时代?
2023-11-1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中心中学(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关中国原始人类分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
B.黄河长江确实是中华人类的母亲孕育中华远古文明之地
C.呈现无规律的分布,适应性很强
D.分布很广,但主要集中在大河流域,便于生存
2023-11-18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中心中学(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半坡遗址   ②元谋人   ③北京人 ④河姆渡遗址
A.②③①④B.①④②③C.②③④①D.④①②③
2023-11-12更新 | 63次组卷 | 107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外国语学校(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9月学情分析集中练习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从材料一看,我国早期人类遗址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材料二:


——人教版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六上》


(2)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目的。

材料三:诸侯国在建立之后,在分封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与西周相同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实际上扩大了周文化影响,使得人们逐渐形成了趋同的文化和政治观念,并在相近的观念下逐渐产生了对周王室的认同感,实际上为秦汉时期的大一统打下了一定基础。


(3)依据材料二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哪些义务?依据材料三概况分封制有何进步性。

材料四: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



(4)依据材料三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
2023-11-0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街道乐安中学(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以来,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6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

——摘编自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

(1)上述材料反映了北京人怎样的生产生活状况?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2)材料二记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二中最体现变法性质的是哪项措施?材料中还有哪些措施?(措施不得摘抄原文)

材料三: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故汤武不循(遵循)古而王,夏殷不易(改变)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摘自《史记商鞅列传》

(3)依据材料指出秦国的哪位国君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在法令中对后世行政管理制度影响最大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四:考古发现证实,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在距今58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区域文明阶段,呈现出多元文明百花齐放的局面,最终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一体化格局,并绵延数千年不曾中断。

——摘编自王巍《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实证》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原始农耕遗址的分布特点。
2023-10-3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街道乐安中学(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图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古人类是(     
A.B.
C.D.
2023-10-27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第五中学(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
10 .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     
A.一百七十万年B.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C.三万年D.六、七千年
2023-10-2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第五中学(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