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经济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6 道试题
1 .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是(     
A.B.C.D.
2024-03-3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小华同学运用下面四幅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河姆渡人的骨耜            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                    汉代牛耕图                              唐代曲辕犁
A.原始农业的兴起B.铁犁牛耕的出现
C.耕作方式的进步D.冶铁技术的提高
3 . 如表列举了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铁农具出土地域的分布情况,由此可推知(     
春秋战国河南、湖南、陕西、四川、甘肃、山东、江苏、河北、湖北、广西、广东、山西、辽宁、吉林、内蒙古、天津
秦汉时期河南、湖南、陕西、四川、甘肃、山东、江苏、河北、湖北、福建、安徽、广西、江西、广东、重庆、贵州、山西、黑龙江、云南、北京、辽宁、吉林、内蒙古、天津
A.农业生产力的提高B.土地私有制已确立
C.牛耕已经完全普及D.井田制开始被破坏
2024-03-2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材料一

时期粮食蔬菜
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以粟为主
长江流域:以稻为主
黄河流域:白菜、芥菜等长江流域:葫芦、菱角、蚕豆
商周时期北方:小米、小麦等都有不同品种,并且出现
了多种杂粮
南方:有籼米、粳米、糯米等多种稻米和高产量的芋艿等杂粮
陆生蔬菜有韭菜、萝卜等;水生蔬菜有莲藕、水芹等;仅《尔雅》记载蔬菜就有20多种
两汉时期增加了荞麦、青稞、糜子、高粱、多种豆类等天山南北的蔬菜和葱岭以西的紫葱(洋葱)等陆续传入内地

——整理自林乃燊《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材料二   西汉前期的漆质饮食器具多以实用为主,其装饰简单大气,无过多装饰。西汉中后期的漆质饮食器具的外形上开始追求繁复的装饰,由于经过了早期的国力恢复,西汉中期整体安定,经济繁荣,所以漆器饮食器具逐渐走向贵族化的审美风格,成为王公贵族的身份象征,此时器物开始承载了权力与礼制的变化。

——摘编自颜焕《汉代漆质饮食器具研究与创意设计》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新石器时代到两汉时期有关“食”所体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汉漆质饮食器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华饮食文化有何认识?
2024-03-26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中山市教学共进联盟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
5 . 以下生产工具,属于汉代播种工具的是(     
A.B.
C.D.
2024-03-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大多数城邦中,农民公民相对独立,尤其在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他们的民主权利进一步扩大,这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奴隶制在希腊城邦的农业经济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雅典拥有大量的奴隶,无论是富人或条件一般的公民都会在田地上使用奴隶劳动。临海的自然条件使雅典产生了复杂的商品交换形式,在歉收的年头,雅典会进口来自俄罗斯南部的小麦等作为主食的谷物。

——摘编自卡特里奇《剑桥插图古希腊史》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涂“正确”;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涂“错误”;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涂“不涉及”
A、通过改革,希腊奴隶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粮食多。(     )
B、希腊海外贸易发达,能进口粮食。(     )
C、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     )

材料二:汉代,巴郡的经济进一步发展,粮食产量增长迅速。汉初,巴人伐秦有功,免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姓巴人首领租赋,其他各姓首领和巴民每年交纳賨钱(秦汉时四川、湖南等地少数民族所缴纳的一种赋税)四十,相比内地郡县的赋税额度而言,要轻得多……汉代以后,铁斧、铁锄、铁刀等铁质农具已经在巴郡地区广泛使用,这对于提高粮食产量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汉代兴修水利,解决了一些山区丘陵地带的灌溉问题,粮食耕作的面积有了大幅度扩展。农作物的品种主要有水稻、高粱、豆类等。

——摘编自罗君《秦汉时期巴郡的政治和经济》


(2)根据材料二,归纳有利于汉代巴郡粮食产量增加的因素。

材料三:农村经济发展在短期内取得了全国性的突破成就……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超过新中国成立后30余年任何一个时期。而这一成就并不是靠扩展耕地的办法实现的,相反这是在粮食种植面积大量减少的情况下获得的,这就支持了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摘编自萧冬连《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3)根据材料三,概括“农村经济发展在短期内取得全国性突破成就”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政治原因。

材料四:“端稳中国碗,盛满中国粮”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并要求“打一场种业翻身仗”。粮食是社稷之本,种业是粮食之基,种业发展水平关乎一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命脉。


(4)面对全球气候异常,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粮食价格猛涨,如何保证粮食安全,是中国的头等大事。你对保障粮食安全的有何建议。
2024-03-2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潼南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7 .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出现时期图片生产工具类型作用
铁农具耕地工具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当时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重要标示。
西汉耧车工具省时省力,效率可达“日种一顷”。
三国曹魏翻车灌溉工具既轻巧,又便于操作,是中国古代农业领域长期使用的一种灌溉工具。


(1)根据材料一、补充完成表格内容的①和②,并概括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对农业发展所起的作用。

材料二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食货志》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年遇到了怎样的困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治者运用了怎样的智慧走出了困境?

材料三   三国以前,中国政治经济中心大多在北方,长江以南的地区还非常落后……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生产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步。

——摘编自蔡立雄《闽西商史》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4-03-2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某校要策划一次“中华古代文明展”展览,现在邀请你一起参与布展工作。

“中华古代文明展”展品图片(部分)



(1)请把4件展品图片放置于合适的展区。(填写序号即可)。
展区名称史前文明夏商周文明秦汉文明魏晋南北朝文明
展品




(2)材料已为你提供四件文物作为历史文化的代表,请参考“示例”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一进行文物介绍。(包含这件文物的名称及价值)。
示例: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打制石器。本展品为复原70—20万年前北京人的生活、生产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佐证北京人已经掌握了比较成熟的打制石器技术。
(3)通过此次活动,谈谈你对中华古代文明的深刻认识。
2024-03-2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汉代的冶铁技术处于世界前列。东汉的南阳太守杜诗曾发明利用水力鼓风冶铁的工具,它是(     
A.耧车B.水排C.翻车D.筒车
2024-03-1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史料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 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图②里的各类史料都反映了中国古代(     

东汉画像砖上的集市情景                                 西夏货币                    北宋交子                              清北京前门贸易情景
A.畜牧业的发展B.商业的发展C.手工业的发展D.农业的发展
2024-03-1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贵州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命题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